[实用新型]交流低压配电柜的配电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82316.X | 申请日: | 2019-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61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辉;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普天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4 | 分类号: | H02B1/24;H02B1/20;H02B1/56;H02B1/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徐瑛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铜排 铜排 折线 分控开关 交流低压配电柜 本实用新型 配电开关 功能柜 配电柜 输入输出引脚 依次相连 直角弯曲 钝角 弯折 折弯 平行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的配电开关,包括配电柜本体、功能柜、分控开关,所述分控开关通过第一直线铜排与所述功能柜相连接,两个所述分控开关之间通过第二直线铜排连接有维护开关,所述维护开关的两端通过折线铜排与所述配电柜本体的输入输出引脚连接,所述折线铜排由依次相连的第三直线铜排、第四直线铜排、第五直线铜排弯折而成,所述第三直线铜排、第五直线铜排相互平行,所述第四直线铜排与第三直线铜排/第五直线铜排之间的夹角α为钝角。本实用新型采用折线铜排取代直线铜排,减少直角弯曲,采用大于90°的折弯方式,减少铜排使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的配电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功能也日益完善。目前,配电设备内部的各种配电元件均安装在柜体的结构件中,柜体与配电元件通过线缆连接成整体,但是,现有配电柜中的铜排折弯非常不方便,而又需要大量的转接铜排,增加了接触点,整个铜排系统零件种类多,加工复杂,安装繁琐,成本高昂;导致配电柜内部铜排的结构及其复杂,其装配耗时、效率低,且铜排用量大,不方便安装和维护,大大增加了成本。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1075455.5公开了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的配电开关,包括配电柜本体、功能柜、分控开关和可调支架,所述可调支架上设有开关器件;所述配电柜本体内设有继电器,继电器上设有开关,继电器下方设有轴承座,轴承座的尾部设有凸轮,轴承座的前端设有凸台,凸台的滚轴套设在轴承座内,且凸轮与继电器的开关对应;所述分控开关通过直线铜排与功能柜连接,配电柜本体通过90°转角的铜排连接至功能柜的输入输出引脚。此实用新型将开关铜排的走向和功能柜输入输出铜排走向一致,简化连接铜排,使铜排用量减少;但是除了在铜排布局上进行简化之外,还可以在铜排的结构设计上进行简化,以减少铜排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交流低压配电柜的配电开关,采用折线铜排取代直线铜排,减少直角弯曲,采用大于90°的折弯方式,减少铜排使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交流低压配电柜的配电开关,包括配电柜本体、功能柜、分控开关,所述分控开关通过第一直线铜排与所述功能柜相连接,两个所述分控开关之间通过第二直线铜排连接有维护开关,所述维护开关的两端通过折线铜排与所述配电柜本体的输入输出引脚连接,所述折线铜排由依次相连的第三直线铜排、第四直线铜排、第五直线铜排弯折而成,所述第三直线铜排、第五直线铜排相互平行,所述第四直线铜排与第三直线铜排/第五直线铜排之间的夹角α为钝角。
所述折线铜排的这种折弯设计,减少了直角弯曲,可节约5%~10%的铜排使用量。
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外壳防护等级达到IP55,且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外壳门安装防盗锁,防盗锁带有天地锁功能;固定产品的螺栓必须是在打开产品外壳的门,才能安装或拆卸,提高了配电柜的安全性,避免出现配电柜内部零件被盗现象。此外,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内部还设有防雷模块(SPD),可防雷击并能有效遏制频繁浪涌引起的过电压危险。
优选地,所述配电柜本体内部的顶框横梁上通过螺栓连接有辅工作地铜排,所述辅工作地铜排通过转接铜排与主工作地铜排相连,所述主工作地铜排位于所述辅工作地铜排的斜下方,所述主工作地铜排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配电柜本体的立柱上。从垂直方向(配电柜的高度方向)来看,所述主工作地铜排位于所述辅工作地铜排的下方;从水平反向(配电柜的深度方向)来看,所述主工作地铜排、辅工作地铜排相互平行且相互间隔。所述主工作地铜排、辅工作地铜排上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密孔,通过在密孔处用螺栓连接电缆给其他设备供电;在所述主工作地铜排的基础上增加所述辅工作地铜排,使得配电柜可以满足更多外接设备的供电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普天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普天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823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户外220kVGIS双层架空出线结构
- 下一篇:一种储能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