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矩阵式充电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6492.2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1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何耀伟;陈爽;何相江;宋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泸州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四合天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4 | 代理人: | 周建;王记明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盲孔 顶柱 连接轴承 转轴外圆 环形槽 矩阵式 后向 滑槽 卡块 周壁 本实用新型 安装过程 内圆周壁 固定孔 上表面 突出条 外侧壁 下表面 限位楞 燕尾槽 延伸 齿带 底座 滑块 转轴 匹配 损伤 传送 贯穿 运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种矩阵式充电堆,包括本体与多个转轴,在突出条的外侧壁上开有盲孔,在盲孔内设有顶柱,顶柱的一端突出于盲孔后向外延伸,顶柱的另一端设有连接轴承,连接轴承内设有调节筒,调节筒依次贯穿盲孔、固定孔后向外延伸,在转轴外圆周壁上设有环形槽Ⅰ、环形槽Ⅱ,在调节筒的内圆周壁上设有卡块Ⅰ、卡块Ⅱ,在转轴外圆周壁上分别设有滑槽Ⅰ、滑槽Ⅱ;在本体底部的两侧分别开有燕尾槽,限位楞条上表面设有滑块。本技术方案在不改动其内部结构的前提下,于充电堆本体下表面增加一个能够与齿带传送相匹配的底座,能够在充电堆集中运输以及安装时快速实现充电堆的平稳转移,降低充电堆在安装过程中的损伤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堆,具体涉及一种矩阵式充电堆。
背景技术
矩阵式柔性充电堆是基于功率单元矩阵控制,以全数字化智能充电模块为核心建成的集中式充电站设施,由本体和充电终端、站级监控和收费系统等部分组成,可以根据充电车辆BMS所发出的充电需求,动态分配充电功率,满足各种车型充电的不同功率需求,提高了充电设施的能量转换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同时,还满足了电池大倍率充电的需求,能适应车载动力电池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现在投资的充电设备在未来得以持续使用。
矩阵式柔性充电堆的出现,解决了现有充电桩兼容性的问题,同时兼顾未来车载动力电池技术发展的充电需求,还具有高度集成、建设周期短、可扩展等优势,大大降低了公共充电站的投资风险。据悉,我国早在2016年便计划新建2000个充换电站,公共充电桩数量将接近9万个,总投资达130亿元左右。矩阵式柔性充电堆技术的出现,无疑将极大地释放充电运营商的投资热情,有力地促进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但是由于单个的矩阵式柔性充电堆能够动态分配充电功率,进而同时满足多种车型充电的不同功率需求,而相对于传统的充电桩,矩阵式柔性充电堆的结构尺寸相对较大,与中大型集装箱尺寸相差无几,属于大型货件,使得在大规模扩建充换电站时,充电堆的转运以及安装相对繁琐,需要用到专业的运输设备以及吊运设备来进行集中的批次性的安装,且在安装过程中吊运设备极容易受到安装点位周边环境的影响,增大吊装难度的同时,延长了单个充电堆的安装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矩阵式充电堆,以解决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矩阵式充电堆,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的底部开有两端开放的矩形槽,且在矩形槽的槽底设有支撑板,在矩形槽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支撑板平行的突出条,在支撑板的两侧壁上分别设有多个定位孔,且在每一个突出条的内侧壁上分别开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固定孔,还包括多个转轴,在突出条的外侧壁上开有与固定孔连通的盲孔,每一个所述转轴的一端置于固定孔内且其另一端固定在盲孔内,且盲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固定孔的内径,在盲孔内设有顶柱,且顶柱的一端突出于盲孔后向外延伸,顶柱的另一端设有连接轴承,连接轴承内设有调节筒,在盲孔内设有弹簧,弹簧套设在调节筒的外圆周壁上,调节筒依次贯穿盲孔、固定孔后向外延伸,且调节筒的延伸段套设在转轴的外圆周壁上,在调节筒的延伸段上固定有驱动齿轮,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在其外圆周壁上间隔设置有环形槽Ⅰ、环形槽Ⅱ,在调节筒的内圆周壁上设有卡块Ⅰ、卡块Ⅱ,沿转轴的轴向在其外圆周壁上分别设有滑槽Ⅰ、滑槽Ⅱ,且环形槽Ⅰ与滑槽Ⅰ连通,环形槽Ⅱ与滑槽Ⅱ连通;在本体底部的两侧分别开有燕尾槽,限位楞条上表面设有与燕尾槽匹配的滑块;初始状态下,卡块Ⅰ置于环形槽Ⅰ内,卡块Ⅱ置于环形槽Ⅱ内,调节筒与转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使用时,滑块由燕尾槽的初始端向其终端移动时,限位楞条的内侧壁对多个顶柱形成挤压,分别推动卡块Ⅰ、卡块Ⅱ进入至滑槽Ⅰ、滑槽Ⅱ中,使得调节筒与转轴形成一个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泸州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泸州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64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十舱充电柜
- 下一篇:一种实现电功率共享的充电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