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家用促进淋巴回流按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5855.0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4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鲁婷婷;许雪强;解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23/02 | 分类号: | A61H23/02;A61H7/00 |
代理公司: | 32327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体 圆轴 钳口 本实用新型 弹簧夹 电机安装孔 便于携带 弹簧挡板 电池模块 电机挡板 交错分布 距离相等 淋巴回流 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 按摩器 齿轮 螺纹 弹簧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家用促进淋巴回流按摩器,包括弹簧夹、弹簧、弹簧挡板、电机、电机挡板、齿轮、电池模块。弹簧夹包括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在第一夹体靠近钳口的位置设有均匀分布的3个半圆形圆轴,在第二夹体靠近钳口的位置设有2个半圆形圆轴,第一夹体上的3个圆轴及第二夹体上的2个圆轴交错分布,相邻两个圆轴之间的距离相等,在圆轴远离钳口的一端设有螺纹,在圆轴分别与第一夹体、第二夹体相连接处设有电机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巧,功能强大,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方便患者随时随地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家用促进淋巴回流按摩器。
背景技术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清扫腋窝淋巴结可有效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但因切除了腋下淋巴结,容易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导致上肢淋巴水肿。淋巴水肿可以导致患者的肢体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同时由于上肢形态异常还会对患者的社交、生活、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淋巴回流障碍,提供一种通过挤压促进淋巴回流,并辅以震动按摩理疗的装置,避免患者出现淋巴水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家用促进淋巴回流按摩器,包括弹簧夹、弹簧、弹簧挡板、电机、电机挡板、齿轮、电池模块。弹簧夹包括第一夹体、第二夹体,在第一夹体靠近钳口的位置设有均匀分布的3个半圆形圆轴,在第二夹体靠近钳口的位置设有2个半圆形圆轴,第一夹体上的3个圆轴及第二夹体上的2个圆轴交错分布,在圆轴远离钳口的一端设有螺纹,在圆轴分别与第一夹体、第二夹体相连接处设有电机安装孔。
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有薄圆环,其中一个薄圆环连接有空心齿轮,弹簧穿套在圆轴上且能自由转动,其连接有空心齿轮的一端位于圆轴的根部一端,弹簧挡板固定在螺纹处。在第一夹体、第二夹体上均设有弹簧驱动装置,弹簧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夹体、第二夹体上的电机挡板、电机、设置在电机上的齿轮和电机安装孔;电机挡板呈半敞开式盒状,其内部设有用于固定电机相应数量的电机支架,通过电机支架与电机安装孔的配合将电机固定,电机输出轴上的齿轮与对应的空心齿轮相互啮合。弹簧在电机的带动下围绕圆轴做旋转运动。
这样当把按摩器夹在上肢手腕处时,在弹簧做旋转运动的过程中,按摩器便会沿着上肢移动,弹簧夹的夹紧力的作用会持续压迫淋巴回流,当按摩器移动到接近肩部时,松开弹簧夹,将其重新夹在手腕处,按摩器便会进行新一轮的按摩运动,这样通过按摩器的自行移动进行按摩,方便省力,按摩范围广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家用促进淋巴回流按摩器:在第二夹体上设有震动模块,震动模块采用偏心轮振动电机,在按摩器进行移动按摩的过程中辅以震动按摩,增强按摩效果。
前述的乳腺癌术后患肢淋巴水肿家用促进淋巴回流按摩器:在第一夹体上设有电池模块,电池模块包括可充电电池、处理器、控制面板、充电插口,其中控制面板包括电机启停开关、震动模块的开关,方便患者自主选择使用各项功能,可充电电池方便患者随时充电,随身携带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把按摩器夹在上肢手腕处时,在弹簧做旋转运动的过程中,按摩器便会沿着上肢移动,弹簧夹的夹紧力的作用会持续压迫淋巴回流,当按摩器移动到接近肩部时,松开弹簧夹,将其重新夹在手腕处,按摩器便会进行新一轮的按摩运动,这样通过按摩器的自行移动进行按摩,方便省力,按摩范围广泛。弹簧夹上的震动模块采用偏心轮振动电机,在按摩器进行移动按摩的过程中辅以震动按摩,增强按摩效果。采用可充电电池,方便患者随时充电,随身携带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部分零件的爆炸图。
图3为震动模块及电池模块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58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疼痛科颈椎治疗护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深层肌筋膜冲击按摩仪的连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