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间歇性膜生物污水污泥一体化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374526.4 | 申请日: | 2019-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5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 发明(设计)人: | 顾治强;房豪杰;许振华;吴志超;臧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子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31117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明辉 |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反应器 排放管道 支撑平板 膜组件 除磷 本实用新型 自动加药机 液位浮球 出水泵 电控柜 进水泵 气泵 外接 一体化处理装置 出水总磷 进水口连 气路管道 生物污水 脱氮效果 反硝化 复合式 间歇性 进水管 膜元件 内支架 污泥 漂浮 缺氧 达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式间歇性膜生物污水污泥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进水泵(1)、气泵(2)、膜出水泵(3)、除磷自动加药机(4)、液位浮球(5)、主反应器(7)、无支撑平板膜组件(8)及第一排放管道(9);无支撑平板膜组件由若干个叠放在主反应器内支架上的膜元件构成,进水泵装在主反应器的进水管路上,除磷自动加药机设在主反应器顶部,液位浮球漂浮在主反应器中并外接电控柜(15);气泵通过气路管道连接到主反应器内,第一排放管道一端设在无支撑平板膜组件顶部,另一端从主反应器顶部引出,膜出水泵的进水口连第一排放管道并外接电控柜。本实用新型通过缺氧和好氧交替促进反硝化、除磷,出水总磷达标,提高脱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间歇性膜生物污水污泥一体化处理装置,即SBR-MBR污水污泥一体化处理装置。MBR(Membrane Bio-Reacto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本实用新型规模适用于小于30 m3/d的生活污水或类似性质污水的就地脱氮除磷处理,尤其适用于需要高标准达标的单户及多户生活污水、小规模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
背景技术
我国城郊及发达城市农村等高密度人口地区,可利用土地资源较少,需要占地面积小的污水处理工艺;这些地区往往经济发达,小规模污水处理中的人工费、物流交通费将占污水处理总费用相当大的比重,因此这些地区需要人工管理费低、自动化程度高、能够长期免管理的污水处理装置;在高密度人口地区,水体承受的排污强度更高,对应的排放标准要求也更高,需要整体性能高效的脱氮除磷工艺技术。
小型污水处理装置服务区域排放污水水量波动大,变化系数远超过城市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同时,其进水水质波动也更大,装置规模越小,水质波动越大;按照规范的6—8hr调节池无法解决水质水量超高波动的问题,小规模处理装置需要既能应对水量突变波动,也需要能应对水质突变波动。
常规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工艺出水无法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在水质水量波动较大时出水水质会更差;此外,常规生物处理工艺存在占地面积大、冬季水温低时硝化及脱氮效果差等问题。对于城市污水厂,为了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常用的A/A/O工艺后至少需要增加混凝沉淀池、过滤池;对于长三角地区,冬季污水水温较低的区域,不仅需要更低负荷的A/A/O工艺满足氨氮去除所需,往往还需要增加反硝化池。
对于分散式小规模污水处理装置,由于吨水处理的人员管理成本过高,上述污水厂一级A达标的脱氮除磷工艺无法简单的复制。这样,对于分散式小规模污水处理,现有一级A达标工艺除了以MBR(Membrane Bio-Reactor,即膜生物反应器)为核心的组合工艺外,就是以A/O生物膜法工艺为主体的,与混凝沉淀除磷、过滤等各种物化处理单元联合形成的组合工艺。上述常规生物工艺+物化处理的组合工艺均存在二沉池有效水深严重不足,固液分离效果差,出水SS易超标的难题,即便后续增加过滤单元,因为二沉池出水挟带较多污泥,过滤阻力增加迅速,长期运维管理难度很高,难以稳定达标运行。对于高标准脱氮除磷的一级A标准,MBR出水水质好的优势非常明显,只需要解决现有的高能耗和长期运行时膜污染控制两大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子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上海子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45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污泥淹没式人工快渗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回流反应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