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RFID的电力设备识别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2351.3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0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鸿珍;储建新;贺琛;彭进;刘杜;钟云;彭俊武;熊佩华;吴慧;简伟华;范明霞;张明熙;徐彦;王云烨;卢晓帆;史俊潇;方晴程;段玉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珞珈德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1000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接收模块 电力设备 握持部 检测 人体感应模块 存储模块 检测结果 离线数据 通断信号 终端 握持 射频通信领域 数据采集效率 表面设置 动作触发 二次开关 人员手部 数据检测 电连接 施工 存储 | ||
本实用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电力设备识别终端,属于射频通信领域,包括握持部,在握持部的表面设置有人体感应模块,人体感应模块根据使用人员手部的握持情况生成通断信号;与握持部相连的检测部,在检测部中设有低频RFID发射接收模块,低频RFID发射接收模块的工作状态受通断信号控制;在识别终端中还设有离线数据存储模块,离线数据存储模块与检测部电连接,根据低频RFID发射接收模块检测到的RFID数据生成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存储。通过由施工人员的工作状态决定电力设备的RFID数据采集工作,在检测时施工人员可以只通过对握持部的握持动作触发RFID数据采集流程,无需二次开关。尤其在大量、频繁的数据检测时能够提升数据采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属于射频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电力设备识别终端。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和经济运行能减少事故的发生,而定期对电力设别进行巡检是确保电力设备安全的最好方式,然而由于受气候条件、环境因素、人员素质和责任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巡检质量和到位率无法保证,同时,对反映运行状态和设备缺陷等的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统计,造成缺陷不能及时处理,设备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引发设备故障。另外利用传统的巡检管理方法难以有效的监督巡视人员,巡检不到位而引发的设备事故屡见不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电力设备识别终端,能够根据施工人员的握持动作触发检测操作,所述识别终端包括:
握持部,在握持部的表面设置有人体感应模块,人体感应模块根据使用人员手部的握持情况生成通断信号;
与握持部相连的检测部,在检测部中设有低频RFID发射接收模块,低频 RFID发射接收模块的工作状态受通断信号控制;
在识别终端中还设有离线数据存储模块,离线数据存储模块与检测部电连接,根据低频RFID发射接收模块检测到的RFID数据生成检测结果,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存储,将存储后的检测结果经GSM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测中心。
可选的,在所述检测部中还包括热成像模块,用于在获取电力设备的RFID 数据时生成电力设备的红外图像,借助在热成像模块中的显示屏中显示的红外图像中的热力分布对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判断。
可选的,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包括感应电路。
可选的,在所述握持部中还设有指纹识别单元,所述指纹识别单元与人体感应模块电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识别终端中还包括:
用于实现无线充电的感应线圈。
本实用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由施工人员的工作状态决定电力设备的RFID数据采集工作,在检测时施工人员可以只通过对握持部的握持动作触发RFID数据采集流程,无需二次开关。尤其在大量、频繁的数据检测时能够提升数据采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的电力设备识别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提出的检测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珞珈德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南珞珈德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23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