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作物苗株物理胁迫的辊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1427.0 | 申请日: | 2019-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9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宋吉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 |
代理公司: | 11333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俊玲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叉 本实用新型 固定轴盘 辊压装置 操作杆 辊体 辊轴 套环 长条状金属片 垂直固定连接 外表面中心 抗逆能力 物理手段 物理胁迫 中空筒状 作物生长 金属片 作物苗 构建 耐受 套接 株型 柱状 胁迫 锻炼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作物苗株物理胁迫的辊压装置,其大体上由辊体、固定叉和操作杆构成;所述的辊体为中空筒状,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轴盘;每个所述的固定轴盘外表面中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柱状的辊轴;所述的固定叉为整体呈U型或V型的长条状金属片,具有弹性,金属片两端头分别设有套环;所述的辊轴通过所述套环与所述的固定叉套接;所述的固定叉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操作杆。本实用新型的辊压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可通过物理手段对作物进行挫压胁迫锻炼,能够增强作物生长耐受抗逆能力并构建合理根冠株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工具,具体为一种用于作物苗株物理胁迫的辊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农作物受干旱、高温热害、低温冷害的非生物性灾害胁迫的情况时有发生,作物种植区域会存在多种限制植物生长发育、基因表达和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生态环境因素。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农业非生物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也明显增加,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生物活性物质,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调控作物,能够实现农业生产需要的抗旱生长调控。但是生长激素以及调节制剂等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负荷。理论知识方面,通过非生物环境胁迫锻炼,例如物理性的胁迫锻炼,能够诱导激发、调动和刺激作物的代谢以及物质积累,促使作物提高对非生物环境胁迫的抗逆和耐受抵御能力。然而现阶段缺乏实际利用物理手段的胁迫诱导和调动激发作物抵御非生物灾害胁迫潜在机能的具体方法及其相关的技术标准。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实施非生物环境胁迫锻炼有很大的困难。
作物育苗移栽种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培育具有早生、快发、健壮生长等优势的苗株。一些研究表明,通过对苗株冠部的挫压物理胁迫,能够调控作物根冠结构生长优势蓄积的时间撮位效应变化,能够促进根群生长优势,形成优势根冠比,蓄积抗逆生长潜能。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用于作物挫压物理胁迫的实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作物苗株物理胁迫的辊压装置,结构简单实用,可通过物理手段对作物进行挫压胁迫锻炼,能够增强作物生长耐受抗逆能力并构建合理根冠株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用于作物苗株物理胁迫的辊压装置,大体上由辊体、固定叉和操作杆构成;所述的辊体为中空筒状,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轴盘;每个所述的固定轴盘外表面中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柱状的辊轴;所述的固定叉为整体呈U型或V型的长条状金属片,具有弹性,金属片两端头分别设有套环;所述的辊轴通过所述套环与所述的固定叉套接;所述的固定叉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操作杆。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采用硬质PVC管制造所述的辊体,所述的辊体优选以下规格:外径20cm-50cm,最优选25cm;长度100cm-200cm,最优选100cm-120cm;重量5kg-20kg。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所述的操作杆远端可由人工手持操作,也可以进一步连接在其他可在田间行进的机械上通过机械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非生物环境胁迫锻炼方法中,除了使用不同重量的辊体外,还可以通过调节所述压辊其他位置的重量来改变施加于苗株的辊压力。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在所述的固定叉上进一步设置重量可调的配重块;所述的配重块可以是一个整体的长条形,且其两端通过一对固定插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叉两端靠近所述套环的位置;所述的配重块也可以是同规格的两组,且每一组配重块通过固定插栓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叉的一端靠近所述套环的位置。所述的配重块总重量在5kg-15kg范围内可调,且要求配重块与辊体之间有 0.5cm-3.0cm的间隙,不影响辊体的转动辊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辊压装置实际应用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14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苹果树腐烂病病斑刮治打孔器
- 下一篇:仿生学树木营养液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