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超声波指纹识别屏幕的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70817.6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2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钱赛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鲸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 |
代理公司: | 44561 东莞合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正兴<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爆膜 指纹识别 保护膜 薄膜介质层 超声波 屏幕 指纹识别区域 本实用新型 超声波传导 超声波识别 屏幕贴合 避位孔 玻璃层 中空膜 中空 胶层 全胶 贴合 贴膜 灵敏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超声波指纹识别屏幕的保护膜,通过在中空保护膜的防爆膜一侧设置一薄膜介质层,通过该薄膜介质层即可形成保护膜与屏幕之间的超声波传导载体,如此即可避免中空膜因防爆膜与屏幕之间具有间隙造成指纹识别不灵敏的问题;而通过将全胶膜的防爆膜与指纹识别区域相对应的位置开一避位孔,使玻璃层能透过胶直接与屏幕贴合,如此即可解决因防爆膜与胶层贴合造成对超声波识别时干扰的问题,大大提高贴膜后超声波指纹识别操作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保护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超声波指纹识别屏幕的保护膜。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电子设备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此类电子设备通常通过用户触摸显示屏来输入信息,由于显示屏需频繁地承提划、压、刮等各操作,有时还会遭受摔落、撞击等事件,因而发生破损的风险较高。为了保护显示屏,目前广泛采用贴玻璃保护膜的方式,尤其是钢化玻璃膜应用最为广泛。传统数码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等,其指纹识别装置会影响手机外观,且对于手指的干净度要求较高,使用体验不是很好,目前替代出现的两种指纹感应方式为超声波感应及光线感应。曲面屏手机的保护膜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中空膜(也称为边胶膜),即通过在保护膜的曲面部分内侧设置胶层,以便贴在手机屏上。另一种是采用ab胶或者UV胶的全胶膜。由于超声波感应方式需要在手指按压处与感应装置之间存在实物介质,如果有较多的空气隔层就会导致指纹难以被识别。而中空膜虽然较容易贴,但因其跟手机之间存在微小空隙,所以应用在超声波指纹识别的手机上会影响指纹识别,除非其将指纹识别区域留空,但这样不美观。另外,全面膜则由于防爆膜透过ab或者UV胶与屏幕接触,导致在操作时的体验也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更精准快速地识别指纹、应用于超声波指纹识别屏幕的保护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超声波指纹识别屏幕的保护膜,该保护膜为中空膜,包括有膜主体,膜主体包括有玻璃层和防爆膜,防爆膜与玻璃层贴合,整个保护膜则通过防爆膜与电子产品的屏幕贴合,其特征在于:在整个保护膜的内侧表面(即与屏幕接触的一面)与屏幕上的超声波指纹识别区域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一薄膜介质层,该薄膜介质层突出于防爆膜的底面之下,且其底面为可与屏幕完全贴合的平面结构,整个保护膜贴合在屏幕上后,该薄膜介质层贴合到屏幕上的超声波指纹识别区域上,形成对超声波的传导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介质层采用高分子膜制成。
优选地,所述薄膜介质层通过胶粘的方式贴合在防爆膜的内侧表面。
或者也可以在防爆膜上开设有一避位通孔,该避位通孔的形状和尺寸与所述薄膜介质层相配;薄膜介质层通过胶粘的方式贴在玻璃层的表侧表面,并穿过防爆膜上的避位通孔而凸出于防爆膜的底面。
进一步地,该保护膜为适用于曲面屏电子产品的保护膜,在其膜主体的四周边缘部位各设置为与曲面屏边缘相配的曲面边缘。
进一步地,在膜主体的四周曲面边缘位置设置有一圈用于将保护膜与屏幕贴合固定的粘胶层(即边胶),粘胶层从防爆膜的曲面边缘位置朝内延伸至防爆膜的平面部位,用于将整个保护膜贴合到屏幕上形成中空膜。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介质层具有与屏幕上的超声波指纹识别区域相同的形状和大小。
进一步地,在所述防爆膜的内侧表面(即与屏幕接触的一面)设置有用于避免按压保护膜时产生水纹现象的突出点或突出线(突出点或突出线的很小,但如果防爆膜的内侧表面不设置密集点,在按压时会产生水纹现象),但在用于设置薄膜介质层的区域则为未设置所述突出点或突出线的空白区域,薄膜介质即贴合于该空白区域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鲸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鲸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708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