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露克氏针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3468.5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2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30 | 分类号: | A61B50/30;A61B17/68 |
代理公司: | 21107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110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克氏针保护套 外露 本实用新型 固定卡环 筒状外壳 齿形带 保护装置技术 柔性连接 一端开口 医疗活动 两半壳 橡胶条 半壳 卡齿 卡环 | ||
一种外露克氏针保护套属于医疗活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露克氏针保护套。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外露克氏针保护套。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端开口的筒状外壳,其特征在于:筒状外壳由两半壳通过柔性连接相连,一半壳上设置有固定卡环,固定卡环上设置有齿形带,卡环内相应于齿形带设置有卡齿;所述半壳内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橡胶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活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露克氏针保护套。
背景技术
骨骼牵引技术是矫形外科治疗中应用较广泛的治疗技术,常用的四肢骨骼持续牵引是在骨骼上穿过克氏针,连续牵引弓和绳子、滑车、牵引支架等系统牵引装置。
然而克氏针尖端锋利,容易划伤、刺伤患者对侧肢体、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如果患者有血液、体液类等传染疾病,甚至造成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危害不容小视。
以往临床上,医护人员常将用药空安瓶套在克氏针尖端或者是纱布包裹在克氏针尖端,这种做法存在以下弊端。
1.由于很多医院是配液中心统一配药供临床科室用药,临床科室很难收集到空安瓶,造成骨牵引患者数量多时,空安瓶不够用,克氏针暴露在外。
2.空安瓶塞口松动,极易脱落,起不到保护作用,脱落后不易引起察觉,更容易发生伤害。
3.有些患者对青霉素及头孢类慢性过敏,空安瓶有时是装此类药物的安瓶,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4.空安瓶是玻璃制品,易碎,存在风险。
5.纱布在克氏针尖端包裹不严,与克氏针摩檫力小,极易脱落,起不到保护作用。
6.克氏针尖端极易穿破纱布,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外露克氏针保护套。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端开口的筒状外壳,其特征在于:筒状外壳由两半壳通过柔性连接相连,一半壳上设置有固定卡环,固定卡环上设置有齿形带,卡环内相应于齿形带设置有卡齿;所述半壳内设置有截面为半圆形的橡胶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半壳内的橡胶条合拢时,两橡胶条形成一橡胶圆形柱,橡胶圆形柱的中心形成中间定位孔。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圆形柱位于筒状外壳的开口端设置有十字形的导入楔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两半圆形的橡胶条侧平面均突出于半壳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优选方案,所述半壳上设置有与齿形带对应的剪断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将克氏针完全包覆,筒状外壳可避免被克氏针刺破, 两半圆形橡胶条,可将克氏针夹住;通过将橡胶条的侧平面突出于半壳外,两橡胶条合并时,可提供足够的夹持力,保证本实用新型稳定的夹在克氏针上,不易脱落。
根据不同情况,可将本实用新型的两半壳合为一体,将克氏针夹住,可避免克氏针受到轴向力;也可先通过固定卡环和齿形带,将两半壳合为一体,再将本实用新型套于克氏针上;导入楔槽和中间定位孔可起到导向作用,使用方便,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两半壳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开后开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为筒状外壳、2为固定卡环、3为齿形带、4为剪断槽、5为柔性连接、6为半壳、7为导入楔槽、8为橡胶条、9为中间定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34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