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木炭返烧式节能分体型蜂窝火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2783.6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30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溪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溪业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迪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炭 返烧式 节能 体型 蜂窝 火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炭返烧式节能分体型蜂窝火锅,其包括外锅、木炭燃烧炉和内锅,所述外锅底部的中心部位向下延伸形成储藏腔,所述木炭燃烧炉摆放在所述储藏腔内,所述木炭燃烧炉的上端高于所述所述外锅的底面,所述内锅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烟筒,所述内锅摆放在所述外锅内,所述木炭燃烧炉的上端插入所述烟筒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火锅的木炭燃烧炉与内锅之间采用分体设计,且挡烟板的设计可以避免木炭燃烧产生的粉尘落入汤锅内,可减少热量的流失;外锅上通风口的设计可以增加木炭燃烧炉内的空气流通,可以使木炭更充分地燃烧,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且外锅上部通风口的设计可以引导热量的传输,从而使内锅受热更均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炭返烧式节能分体型蜂窝火锅。
背景技术
炭火铜锅是我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之一,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因其独特的就餐形式成为备受大众欢迎的美味佳肴,传统的炭火锅使用炭作为燃料,炭在充分燃烧的情况下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由于传统的炭火铜锅,千百年来一直是整体单层锅形态使用,木炭都是在自身的烟筒里燃烧加热,燃烧的木炭灰、一氧化碳及50%的热量均从烟筒里冒出,即污染环境、浪费资源、还有造成人体中毒的潜在危险。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传统火锅炭有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卫生、安全的木炭返烧式节能分体型蜂窝火锅。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木炭返烧式节能分体型蜂窝火锅,包括外锅、木炭燃烧炉和内锅,所述外锅底部的中心部位向下延伸形成储藏腔,所述木炭燃烧炉摆放在所述储藏腔内,所述木炭燃烧炉的上端高于所述所述外锅的底面,所述内锅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烟筒,所述内锅摆放在所述外锅内,所述木炭燃烧炉的上端插入所述烟筒内。所述上、下方位以说明书附图中的上、下方位为准。
本实用新型所述木炭返烧式节能分体型蜂窝火锅的木炭燃烧部分(木炭燃烧炉)与内锅是分体设置的,其增加了能量的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储藏腔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一通风口绕着所述储藏腔的下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外锅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口绕着所述外锅的锅口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木炭燃烧炉的下部设置有第三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口与所述第一通风口相对应。
因第一通风口和第三通风口相对应设置,即可以加速木炭燃烧炉中空气的流通,使木炭燃烧的更充分,而在所述外锅的上部设置有第二通风口,第二通风口的设置可以引导木炭燃烧产生的烟雾与热量的流通,即使整个内锅受热更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木炭燃烧炉的上端高于所述外锅的底面5-8cm。
进一步地,所述烟筒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烟筒内设置有挡烟板,所述挡烟板位于木炭燃烧炉的上方,所述挡烟板将所述烟筒分为两部分,所述挡烟板上设置有通烟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烟孔的圆心位于挡烟板的中心轴线上。
由于所述木炭燃烧炉的上端高于所述外锅的底面5-8cm,即所述木炭燃烧炉插入烟筒内,而烟筒的直径由下至上逐渐缩小,避免了热量的流失,在所述烟筒内设置有挡烟板,挡烟板的设计进一步避免了热量的流失,且减少了粉尘的流失,防止粉尘落入内锅里。
进一步地,所述外锅的上边缘与所述内锅的上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锅的开口处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手柄关于内锅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溪业,未经刘溪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2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定量式可升降输送机
- 下一篇:一种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固定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