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融雪型雨雪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1737.4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38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丰泽水文气象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H05B3/00 |
代理公司: | 44287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组件 感温组件 控制组件 融雪 内壁 外筒 雨雪 检测 预设 加热 本实用新型 热传导连接 加热系统 内部腔室 停止加热 外筒内部 温度过高 出水口 进水口 筒内部 结冰 零部件 测量 传送 堵塞 反馈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融雪型雨雪量计,其包括用于检测外筒的内部温度的第一感温组件、均匀分布于外筒的内壁且与内壁热传导连接的加热组件和控制组件;控制组件能够接收感温组件传送的内部温度的信号和控制加热组件的启动与停止。第一感温组件、加热组件和控制组件形成一个反馈加热系统,第一感温组件检测外筒内部的温度,当检测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组件控制加热组件启动,对外筒内部进行加热,实现融雪功能;当检测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防止温度过高、降低融雪型雨雪量计的测量精度;并且加热组件均匀分布于内壁,加热整个外筒的内部腔室,保证融雪型雨雪量计的内部结构不会结冰以至于堵塞各零部件的进水口和/或出水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水量观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融雪型雨雪量计。
背景技术
目前,融雪型雨雪量计通常采用局部加热模式,只对承接雨雪的承雨器加热用以融化积雪,而不考虑桶内环境温度;当桶内温度过低时,会导致加热的产生的水汽凝结,降低检测精度,且在排水口无防冻措施,会导致排水桶内聚集大量的冰,将排水口堵塞;影响仪器的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雨雪量计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雨雪量计,旨在解决桶内环境温度过低导致的精度降低和排水口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融雪型雨雪量计,其包括外筒、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外筒内的第一感温组件、加热组件,所述第一感温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均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加热组件分布于所述外筒的内壁的多个位置且与所述内壁热传导连接。
优选地,所述融雪型雨雪量计还包括温度保险丝,所述温度保险丝与所述加热组件串联。
优选地,所述融雪型雨雪量计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外筒的外部环境温度的第二感温组件,所述第二感温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筒的内壁设置有导热层,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导热层热传导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防水加热膜,所述防水加热膜贴附于所述外筒的内壁,且完全覆盖所述外筒的内壁。
优选地,所述外筒为夹层结构,所述夹层结构的夹层空间填充有调配液。
优选地,所述外筒的外壁设置有隔热层。
优选地,所述融雪型雨雪量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外筒内部的承雨器,所述承雨器的入水口设置有防尘网。
优选地,所述融雪型雨雪量计还包括位于承雨器的出口下方的漏斗以及设置在所述漏斗中的溢水管,所述溢水管的进水口低于所述漏斗的上端面,所述溢水管的穿过所述漏斗的下端以使所述溢水管的出水口贯通所述漏斗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融雪型雨雪量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出水口下方的挡水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融雪型雨雪量计的第一感温组件、加热组件和控制组件形成一个反馈加热系统,第一感温组件检测外筒内部的温度,当检测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组件控制加热组件启动,对外筒内部进行加热,实现融雪功能,保证在寒冷温度下不结冰;当检测温度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组件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加热,防止温度过高,蒸发部分雨水,降低融雪型雨雪量计的测量精度;并且加热组件均匀分布于外筒的内壁且与内壁热传导连接,对整个外筒的内部腔室进行加热,保证融雪型雨雪量计的内部结构不会结冰以至于堵塞各零部件的进水口和/或出水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丰泽水文气象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丰泽水文气象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1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