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7747.0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7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金璐;王心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5/02 | 分类号: | G09B5/02;F16M11/20;F16M11/42;B08B17/04 |
代理公司: | 44248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肖雄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管套 固定环套 内管套 卡栓 底座 限位装置 凸起 底板 教学展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 保护壳体 表面连接 端部连接 防护装置 教学演示 扩张弹簧 实现装置 使用装置 视觉传达 收紧弹簧 外侧设置 限位 教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包括主体,还包括限位装置和防护装置,所述主体包括保护壳体和底座,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管套,所述固定管套位于底座的外表面,所述固定管套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环套,所述固定环套的一侧连接有卡栓,所述卡栓与固定环套之间套装有收紧弹簧,所述卡栓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凸起,且所述固定管套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二凸起,所述固定管套的内侧设置有内管套,所述内管套的顶部连接有扩张弹簧,所述内管套的底部一体式有底板;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底座外侧的固定管套等,只需一个步骤即可实现装置的快速限位,使用便捷,可在使用装置进行教学演示时,尽量较少对教学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展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主要是针对教学开发的一款双系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精致的铝合金金属拉丝外观、方便的前置按键、灵活的前置端口、声音响亮的前置的喇叭,4MM全钢化防爆玻璃,主要是可以实现十点触控,随时书写,智能批注。
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由于限位时需要逐一将四个万向轮锁死,需要移动时,又需要将四个万向轮逐一解锁,整个过程较为浪费时间的问题,且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由于没有设置防护机构,造成不使用装置时,灰尘会直接附着在显示屏的表面,且再次使用装置时,需要进行二次清洁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由于限位时需要逐一将四个万向轮锁死,需要移动时,又需要将四个万向轮逐一解锁,整个过程较为浪费时间的问题,且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由于没有设置防护机构,造成不使用装置时,灰尘会直接附着在显示屏的表面,且再次使用装置时,需要进行二次清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包括主体,还包括限位装置和防护装置,所述主体包括保护壳体和底座,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管套,所述固定管套位于底座的外表面,所述固定管套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环套,所述固定环套的一侧连接有卡栓,所述卡栓与固定环套之间套装有收紧弹簧,所述卡栓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凸起,且所述固定管套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二凸起,所述固定管套的内侧设置有内管套,所述内管套的顶部连接有扩张弹簧,所述内管套的底部一体式有底板,且所述固定管套的顶部设置有顶板。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收纳筒,所述收纳筒位于保护壳体的顶部,所述收纳筒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连接有防尘布,所述防尘布的末端卡合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转动轴的两侧均连接有回力弹簧,所述回力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轴承。
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显示屏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面通过强胶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所述橡胶垫的底面开设有防滑凹槽。
优选的,所述内管套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且所述卡栓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通过和回力弹簧以及固定轴承卡合,与收纳筒转动连接,且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保护壳体的底部与限位槽的对应位置处连接有限位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底座外侧的固定管套等,只需一个步骤即可实现装置的快速限位,使用便捷,可在使用装置进行教学演示时,尽量较少对教学的影响,解决了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由于限位时需要逐一将四个万向轮锁死,需要移动时,又需要将四个万向轮逐一解锁,整个过程较为浪费时间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7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功能试验台
- 下一篇:一种大尺寸微透复合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