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镍电解铜渣中提取镍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7715.0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61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楼江辉;张树峰;李改变;胡继刚;巫旭;周通;李西军;周海荣;郑继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C22B3/10;C22B3/22;C22B23/00;C22B7/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田玉兰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铜 提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从镍电解铜渣中提取镍的装置,属于湿法冶金工艺提取金属技术领域,装置包括依序连通的浸出高位槽、氯气浸出槽Ⅰ、氯气浸出槽Ⅱ、反应稀释槽Ⅰ、反应稀释槽Ⅱ、离心高位槽和离心机,氯气浸出槽Ⅰ和Ⅱ内设通氯管,反应稀释槽Ⅰ和Ⅱ上设进水管,料浆管路上设稀释液输送泵。本实用新型采用氯气作为浸出试剂,由通氯管将氯气输送至氯气浸出槽Ⅰ、Ⅱ底部,搅拌装置将氯气与料浆充分混合,保证了铜渣浸出的高效性本装置为铜渣湿法处理工艺,实现了铜渣由火法处理向湿法处理的转变,消除了火法处理成本高、金属镍回收率低、火法烟气影响环境等负面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湿法冶金工艺提取金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镍电解铜渣中提取镍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镍冶炼企业产出的铜渣含镍较高,大多数的生产企业都是将铜渣返火法处理,火法处理成本高,金属镍回收率低,而且火法烟气影响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镍电解铜渣中提取镍的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从镍电解铜渣中提取镍的装置,包括依序连通的浸出高位槽、氯气浸出槽Ⅰ、氯气浸出槽Ⅱ、反应稀释槽Ⅰ、反应稀释槽Ⅱ、离心高位槽和离心机,所述浸出高位槽和离心高位槽的高度高于氯气浸出槽Ⅰ、氯气浸出槽Ⅱ、反应稀释槽Ⅰ、反应稀释槽Ⅱ和离心机,氯气浸出槽Ⅰ、氯气浸出槽Ⅱ、反应稀释槽Ⅰ和反应稀释槽Ⅱ由高至低依次排列串联,氯气浸出槽Ⅰ和氯气浸出槽Ⅱ内分别设置通氯管,通氯管的底端位于氯气浸出槽Ⅰ和氯气浸出槽Ⅱ的下部,反应稀释槽Ⅰ和反应稀释槽Ⅱ上分别设置进水管,反应稀释槽Ⅱ和离心高位槽之间的料浆管路上设置稀释液输送泵。
所述离心机的上方设置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上设置洗水控制电磁阀。
所述离心高位槽和离心机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料浆控制电磁阀。
所述通氯管上设置氯气流量计,进水管上设置进水流量计。
所述浸出高位槽上设置进料管,进料管上设置料浆流量计和进料电磁阀。
所述氯气浸出槽Ⅰ、氯气浸出槽Ⅱ、反应稀释槽Ⅰ和反应稀释槽Ⅱ内分别设置搅拌装置。
所述氯气浸出槽Ⅰ、氯气浸出槽Ⅱ、反应稀释槽Ⅰ、反应稀释槽Ⅱ之间通过反应槽串联自流管连通,反应槽串联自流管的入水口高于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氯气作为浸出试剂,由通氯管将氯气输送至氯气浸出槽Ⅰ、氯气浸出槽Ⅱ底部约3.5m位置,氯气浸出槽Ⅰ、氯气浸出槽Ⅱ搅拌装置将氯气与料浆充分混合,保证了铜渣浸出的高效性;同时该方法提供了铜渣的湿法处理工艺,实现了铜渣由火法处理向湿法处理的转变,消除了火法处理成本高、金属镍回收率低、火法烟气影响环境等负面影响。
(2)本实用新型采用大型自动化连续作业设备:两级氯气浸出槽以串联自流的形式实现连续浸出,通过控制料浆加入量、料浆与氯气加入比例稳定控制浸出过程的温度与电位,实现料浆的完全浸出,提高氯气利用效率,降低氯气消耗;
(3)本实用新型采用浆化—浸出—稀释—离心—洗涤的工艺流程,通过增强料浆浸出效率、提高浸出率、过滤后再洗涤等形式,有效的降低了铜渣浸出渣含镍,提高镍量回收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氯气浸出槽Ⅰ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77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在线拆卸胶枪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电款高端直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