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俯卧位通气组合式床垫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7461.2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1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海;佟婉红;刘丽萍;陈春兰;吴戌年;张锦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李琪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俯卧 通气 组合式 床垫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俯卧位通气组合式床垫,包括床垫和若干垫块,所述的床垫一端上开设有与床垫宽度相同的凹槽,凹槽一侧设有第一凹坑,凹槽另一侧设有第二凹坑,第二凹坑的尾部设有第三凹坑和第四凹坑,所述垫块可填充在第一凹坑、第二凹坑、第三凹坑和第四凹坑内,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海绵垫上进行开槽和挖空的方法,将挖空海绵垫剩下的海绵制成垫块,在给患者治疗时,根据患者的需要,将垫块灵活的放置在患者的身体下部,当垫块使用完毕后取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年龄、体重、身高的需俯卧位治疗的患者,廉价经济,操作方便,患者耐受性好,利于患者分泌物的引流,减少压疮的发生,杜绝意外拔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俯卧位通气组合式床垫。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俯卧位通气指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操作,使患者在俯卧位(prone position, PP)进行机械通气。
目前,临床上的俯卧位通气治疗多是借用烧伤患者所使用的翻身床,或者使用枕头、 支撑垫、游泳圈等,根据需要垫于病人头部、胸部、腹部、腿部,起到简单的支撑作用。近些年的ARDS患者,尤其是甲流患者,对俯卧位通气治疗器械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翻身床使用费用高,患者舒适度差,其他各种支撑物品,均达不到有效的透气效果,护理过程中操作复杂,呼吸机管路和尿管易造成拔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俯卧位通气组合式床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俯卧位通气组合式床垫,包括床垫和若干垫块,所述的床垫一端上开设有与床垫宽度相同的凹槽,凹槽一侧设有第一凹坑,凹槽另一侧设有第二凹坑,第二凹坑的尾部设有第三凹坑和第四凹坑,所述垫块可填充在第一凹坑、第二凹坑、第三凹坑和第四凹坑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床垫由15-20cm高密度海绵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凹槽、第一凹坑、第二凹坑、第三凹坑和第四凹坑均是在床垫上裁切后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凹坑的体积大于第一凹坑、第三凹坑和第四凹坑。
进一步的,所述的凹槽、第一凹坑、第二凹坑、第三凹坑和第四凹坑内裁切的海绵制成了垫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垫块呈长方体或立方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海绵垫上进行开槽和挖空的方法,将挖空海绵垫剩下的海绵制成垫块,在给患者治疗时,根据患者的需要,将垫块灵活的放置在患者的身体下部,当垫块使用完毕后取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年龄、体重、身高的需俯卧位治疗的患者,廉价经济,操作方便,患者耐受性好,利于患者分泌物的引流,减少压疮的发生,杜绝意外拔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垫块为长方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垫、2.凹槽、3.第一凹坑、4.第二凹坑、5.第三凹坑、6.第四凹坑、7.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俯卧位通气组合式床垫,包括床垫1和若干垫块7,床垫1一端上开设有与床垫1宽度相同的凹槽2,凹槽2一侧设有第一凹坑3,凹槽2另一侧设有第二凹坑4,第二凹坑4的尾部设有第三凹坑5和第四凹坑6,垫块7可填充在第一凹坑3、第二凹坑4、第三凹坑5和第四凹坑6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74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