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化可操控胃空肠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2724.0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5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郭睿;冯燕梅;邓辉胜;万东;迟晶;唐薇;叶芮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图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3 | 代理人: | 江涛 |
地址: | 40001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操控 肠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视化可操控胃空肠管装置,包括管道本体、胃空肠管、钢圈、牵引钢丝、超微型光纤、光源、显示器、及单附属接头和双附属接头;所述的管道本体的外周面套接胃空肠管,且该胃空肠管的两端为游离的结构形式;可操控超微型光纤集成像及光源于一体,头端弯曲角度可控,采集的实时影像投放于显示器;胃空肠管套于可操控微型光纤外部;单附属接头和双附属接头有不同尺寸的外卡口内卡口与胃空肠管游离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可视化引导提高了胃空肠置管的成功率;超微型光纤内置于胃空肠管内,与目前常规胃镜引导比较,最大程度减少了反复胃镜操作对患者造成的痛苦,降低了胃空肠置管的技术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视化可操控胃空肠管装置。
背景技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危及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大疾病之一。其病理生理学实质为过度炎症反应所致胰腺自噬反应。以禁食禁饮,避免食物经过“胃相”所致胰腺炎症进行性加重的策略,构成了“胰腺休息疗法”的重要手段。然而长期禁食禁饮可能引起肠道菌群移位,引发感染及住院时间延长等不利效应。为此,建议通过空肠置管的策略,使食物迈过“胃相”直接进入空肠,达到早期肠内营养的同时,亦避免了对胰腺炎症的刺激。目前通常将胃空肠管从患者鼻腔送入,然后将胃镜经口送入,通过异物钳钳夹及牵拉的方式,将胃空肠管的头端送入空肠合适位置,从而实现空肠内营养。由于胃镜内径远远大于胃空肠管,因此进一步增加了置管过程中患者的不适感。同时,该策略需要胃镜操控及钳夹助手2人协同,增加了操作流程的复杂度及难度。
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0591834.9,申请日20160615,专利名称为:胃空肠管,公开了一种胃空肠管包括管体,管体两端分别为进口端和出口端,管体包括使用时位于胃内的胃内段和使用时位于空肠内的肠内段;出口端连接有第一单向瓣膜,肠内段上设置有第二单向瓣膜,胃内段上设置有第三单向瓣膜;第一单向瓣膜和第二单向瓣膜能够使液体由管体内向管体外单向流动;第三单向瓣膜能够使液体由管体外向管体内单向流动。
上述专利文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抽胃液又能向空肠内注入营养液且外径较小的胃空肠管。但是关于一种减少胃镜引导对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实现引导、置管一体化策略的技术方案则未见相应的公开。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减少胃镜引导对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实现引导、置管一体化策略的可视化可操控胃空肠管装置。而关于这种可视化可操控胃空肠管及附属接头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胃镜引导对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实现引导、置管一体化策略的可视化可操控胃空肠管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视化可操控胃空肠管装置,所述胃空肠管装置,所述的胃空肠管装置包括管道本体、胃空肠管、钢圈;所述的管道本体的外周面套接胃空肠管,且该胃空肠管的两端为游离的结构形式;所述的管道本体的远端端部连接有钢圈,近端端部安装有可有操作手柄;所述的可操作手柄的一侧设有调控开关;所述的胃空肠管装置还包括牵引钢丝,该牵引钢丝贴合与管道本体的内壁,且该牵引钢丝一端与调控开关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钢圈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胃空肠管还包括显示器和光源系统;所述的可操作手柄的尾部设有连接线,且管道本体内的信号通过可操控柄内部及连接线导出,与显示器及光源控制系统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道本体外径为0.5mm-4mm。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管道本体在0°-90°单向或-90°-90°双向弯曲。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管道本体由特氟龙蒙皮和钢丝编织网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管道本体内设有超微型光纤和传光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27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