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气化炉的破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51447.1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48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峰;杨志东;李文中;丁满福;蔡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72 | 分类号: | C10J3/72;C10J3/34 |
代理公司: | 14100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环形圈 下环形圈 中间环形圈 气化炉 灰渣 大块 立筋 堆积 上下间隔排列 本实用新型 气化炉内件 工作效率 破渣装置 装置结构 装置领域 锥台结构 长周期 尖状物 煤化工 掉落 排放 保证 朝上 击碎 同轴 通畅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化工气化炉内件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气化炉的破渣装置,解决了气化炉内大块灰渣容易堆积导致气化炉排放不流畅的问题,其包括上环形圈、下环形圈以及位于上环形圈和下环形圈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环形圈,上环形圈、中间环形圈和下环形圈由上至下直径逐个增大且依次同轴上下间隔排列形成锥台结构,上环形圈、中间环形圈和下环形圈之间连接有至少三根贯穿上下且均匀分布的立筋,上环形圈、中间环形圈、下环形圈、立筋上均分布有朝上的尖状物。该装置结构简单,适用性强,使用方便,能够保证大块灰渣掉落时被本装置击碎,有效避免了灰渣堆积,保证排放通畅,有效保证设备的长周期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化工气化炉内件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气化炉的破渣装置。
背景技术
气化炉作为煤化工的龙头核心设备,其在煤化工行业的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煤种的原因,煤在气化炉燃烧的过程中,在灰渣进入激冷室的过程中,容易形成体积较大块的灰渣,大块灰渣特别容易在气化炉壳体的下部堆积,造成下部堵塞,排放不流畅,影响设备的长周期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气化炉内大块灰渣容易堆积导致气化炉排放不流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化炉的破渣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气化炉的破渣装置,该装置包括上环形圈、下环形圈以及位于上环形圈和下环形圈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环形圈,所述上环形圈、中间环形圈和下环形圈由上至下直径逐个增大且依次同轴上下间隔排列形成锥台结构,所述上环形圈、中间环形圈和下环形圈之间连接有至少三根贯穿上下且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立筋,所述上环形圈、中间环形圈、下环形圈、立筋上均分布有朝上的尖状物,所述下环形圈与气化炉的出渣口内壁相连接。
本装置为框架结构,上环形圈、中间环形圈、下环形圈和立筋之间间隔形成的孔既能保证破碎的灰渣能从出渣口掉落也能保证本装置起到破渣的作用。所述尖状物为有尖头的物体,所述尖状物均匀分布在且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气化炉的破渣装置安装在气化炉内壁下端,在灰渣进入气化炉的激冷室的过程中,容易形成结块且较大的灰渣,大块的灰渣在下落到所述破渣装置后,将被破渣装置的尖状物击碎,并从上环形圈、中间环形圈和下环形圈之间的镂空处掉落,有效避免灰渣堵塞。
优选的,所述尖状物为锯齿或针状物。锯齿或针状物均带有尖锐的顶端,有利于将大块灰渣击碎。
优选的,所述立筋的数目为四根、五根或六根。立筋倾斜设置,每根立筋均与所述上环形圈、中间环形圈和下环形圈相连接,立筋能稳固地支撑起这个锥台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适用性强,能满足强度以及刚性的要求,使用方便,保证大块灰渣掉落时,反而被本装置击碎分裂成小块灰渣顺利从出渣口排出,有效避免了灰渣堆积,保证排放通畅,有效保证设备的长周期正常运行,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气化炉的破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环形圈;2-下环形圈;3-中间环形圈;4-立筋;5-出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51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