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维修的插接式膜生物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7554.7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5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晨吉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4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环 膜组件 下层 本实用新型 等间距固定 矩形环状 相对两侧 上层 支撑件 膜生物反应器 第二支撑件 便于维修 插接配合 出水装置 方便拆卸 插接式 支撑杆 底座 连通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插接式膜生物反应器,包括框架、若干设置于所述框架内的膜组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方且与各个膜组件连接并连通的出水装置,所述框架包括呈矩形环状的上层支撑环、呈矩形环状的下层支撑环以及固定连接于上层支撑环与下层支撑环之间的支撑杆,还包括若干组等间距固定连接于下层支撑环内相对两侧之间且与膜组件的底座插接配合的第一支撑件以及若干等间距固定连接于上层支撑环内相对两侧之间且位于对应第一支撑件正上方的第二支撑件。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拆卸、易于维修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维修的插接式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随着水资源消耗的增加,不仅污水大量增加,且由于资源问题,对污水处理技术的提高也有着迫切的需求。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法是二十一世纪迅速发展起来的水处理技术,是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而成的一种高效污水处理工艺。用膜分离技术取代传统接触氧化法的二沉池和常规过滤单元,膜的高效固液分离能力明显优化了出水水质,尤其是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并可截留大肠杆菌等生物性污染物,处理后出水平均可达到直接回用的水平。
膜生物反应器作为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的、膜生物反应器法的核心设备,一般由支撑框架、多个固定连接在支撑框架内的膜组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出水总管以及连接在各个膜组件出水口与出水总管之间的出水管,而模组件是由底座、膜盒以及连接在底座与膜盒之间的若干超滤膜丝组成,在使用过程中超滤膜丝容易发生断裂。在运行和维护中当需要将膜组件从膜生物反应器上拆下时,拆装工时较长,操作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插接式膜生物反应器,其具有方便拆卸、易于维修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插接式膜生物反应器,包括框架、若干设置于所述框架内的膜组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方且与各个膜组件连接并连通的出水装置,所述框架包括呈矩形环状的上层支撑环、呈矩形环状的下层支撑环以及固定连接于上层支撑环与下层支撑环之间的支撑杆,还包括若干组等间距固定连接于下层支撑环内相对两侧之间且与膜组件的底座插接配合的第一支撑件以及若干等间距固定连接于上层支撑环内相对两侧之间且位于对应第一支撑件正上方的第二支撑件;
所述第二支撑件由两个分别固接于上层支撑环内相对两侧的连接件组成,所述连接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第一支撑环固接的第一连接板和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与第一支撑环固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留有供膜组件穿过的插接空间,所述第一连接板下端铰接有承托板,所述承托板自由端一体设置有卡钩,所述第二连接板背向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卡钩卡接配合的卡接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正常使用时,卡钩与卡接部卡接,膜组件的底座插在第一支撑件上并由第一支撑件对其支撑,膜组件的膜盒位于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并由承托板对膜盒进行支撑;当超滤膜丝发生断裂后工作人员需要将对应的膜组件从膜生物反应器上拆下,具体操作步骤为:先将膜组件与出水装置拆开,然后扳动卡钩使卡钩与卡接部的卡接解除,然后转动承托板,取消承托板对膜盒的支撑,然后用手向上拔动膜组件的底座,使底座从第一支撑件中脱出,然后将膜组件从第一支撑环与第二支撑环之间取出即可;在安装新的膜组件时,应先将膜组件从第一支撑环与第二支撑环之间放入框架内,然后将底座插入第一支撑件内,然后将膜盒置于对应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然后转动承托板使卡钩卡入卡接部中即可;整个拆装过程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钩包括固定连接于承托板自由端朝向第二连接板一侧的卡接板以及固定连接于卡接板朝向第二连接板一侧的凸棱,所述凸棱一侧连接于卡接板、另一侧向靠近承托板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卡接部为开设在第二连接板背向第一连接板一侧与凸棱适配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晨吉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晨吉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7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力强化MBR的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CAST应急除磷加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