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6399.7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5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峻璋;蔡宗洋;林明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G06F1/16 |
代理公司: | 11328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子文;李洁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弧段 扭力件 第二端部 第二轴 第一轴 枢接座 直线段 线段 第一端部 内轮廓 外轮廓 轴件 一端连接 最大距离 枢纽器 纵截面 枢接 优弧 | ||
枢纽器包括轴件、枢接座、第一扭力件与第二扭力件。轴件具有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第二轴段的横截面具有外轮廓,外轮廓具有第一圆弧段与第一直线段,第一圆弧段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直线段的两端。第一轴段枢接于枢接座。第一扭力件套设于第一轴段。第二扭力件具有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枢接座,第二端部套设于第二轴段,第二端部的纵截面具有内轮廓,内轮廓具有第二圆弧段与第二直线段,第二圆弧段为优弧,第二圆弧段的一端连接第二直线段的一端。其中,第一圆弧段对应的圆直径小于第二圆弧段对应的圆直径,且大于第二直线段与第二圆弧段的最大距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扭力件的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可折式电子装置,其包括枢纽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枢纽器连接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之间,且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可通过枢纽器相对开合,例如可相对开合使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相对角度为0至180度中任一角度。此电子装置例如是笔记本电脑,其包括屏幕、主板、硬盘与键盘,其中,屏幕可设于第一板体,主板、硬盘与键盘可设于第二板体。枢纽器中的轴件设有扭力件,扭力件可产生适当的扭力以维持轴件的旋转角度,进而维持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开合角度。然而,现有的扭力件通常产生固定的扭力,在一些应用情况下可能会有较差的使用体验。例如,当用户将此电子装置作为一般笔记本电脑使用,而将第一板体上的屏幕相对于第二板体上的键盘打开90度时,若屏幕提供有触控功能,则用户在触控屏幕时可能会推动第一板体使其与第二板体的相对角度变更大,造成观看屏幕的角度改变,影响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其使用的扭力件可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相对角度介于一范围时增大其产生的扭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枢纽器,其包括轴件、枢接座、第一扭力件与第二扭力件。轴件具有第一轴段与第二轴段,第二轴段的横截面具有外轮廓,外轮廓具有第一圆弧段与第一直线段,第一圆弧段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直线段的两端。第一轴段枢接于枢接座。第一扭力件套设于第一轴段。第二扭力件具有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枢接座,第二端部套设于第二轴段,第二端部的纵截面具有内轮廓,内轮廓具有第二圆弧段与第二直线段,第二圆弧段为优弧,第二圆弧段的一端连接第二直线段的一端。其中,第一圆弧段对应的圆直径小于第二圆弧段对应的圆直径,且第一圆弧段对应的圆直径大于第二直线段与第二圆弧段的最大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扭力件包括包圆件,包圆件以干涉配合方式套设于第一轴段,且包圆件的一端连接枢接座。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包圆件包括第一包圆部与第二包圆部,第一包圆部从枢接座以轴件的轴心的逆时针方向沿着第一轴段的周侧延伸,第二包圆部从枢接座以轴件的轴心的顺时针方向沿着第一轴段的周侧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扭力件由多个板件叠合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枢接座设有第一卡接部,第二扭力件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互相卡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轴段设有第一止挡件,枢接座设有第二止挡件,第一止挡件与第二止挡件互相配合以限制轴件的旋转行程。
本实用新型另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如前所述的枢纽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第一板体连接轴件的第一轴段。第二板体连接枢接座。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通过第二扭力件的第二端部套设于轴件的第二轴段,适当设计第二端部的纵截面的内轮廓与第二轴段的横截面的外轮廓的干涉情况,可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相对角度介于一范围时增大其产生的扭力。
为让本实用新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日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6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连杆增程轴
- 下一篇:一种同步转动式双轴铰链及笔记本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