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10kV环保型固封极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4554.1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8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沈惠君;熊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曙光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11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灭弧室 连接导体 固封 局放 柱头 本实用新型 固封极柱 母线导体 环保型 下端 环氧树脂 环保绝缘材料 螺栓 包围设置 关键因素 环氧材料 混合材料 紧固连接 竖直设置 温室气体 卧式设置 屏蔽网 上端面 上端 浇注 弹垫 平垫 裸露 替代 延伸 环保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0kV环保型固封极柱,主要包括外壳,环氧树脂混合材料通过浇注将母线导体、真空灭弧室及连接导体固封于外壳内,真空灭弧室呈卧式设置,连接导体呈L形设置且下端裸露,真空灭弧室的右端与连接导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平垫及弹垫紧固连接;真空灭弧室和连接导体的右端包围设置有下端屏蔽网;母线导体竖直设置且其下端的一部分延伸后与真空灭弧室的上端面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局放小、寿命长的优势,固封极柱头在13.2kV下局放值小于5pC,局放是影响固封极柱头寿命的关键因素,更小的局放值意味着的更长的寿命;由于固封极柱头采用环保绝缘材料环氧材料,替代了温室气体SF6的使用,使产品不仅环保而且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气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0kV环保型固封极柱。
背景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于2017年8月推出了《国家电网公司重点推广新技术目录(2017版)》,其中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下简称环保气体环网柜)作为配电与用电部分首推的产品。环保气体环网柜相对于敞开式空气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设备占地可减少50%以上,安全性可提高70%,耐受恶劣运行环境影响的能力提高90%以上,维护成本降低80%以上;相对于SF6气体绝缘的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环保性可提高10000倍以上,安全性也显著提高,设备LCC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效降低,在生产和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排放任何可吸入颗粒物和有毒气体及温室气体,性价比较高。对于此产品的推广计划如下:2016~2018年,开始逐步加大应用,在新建和改造项目中环保气体环网柜的应用量不低于新增总量的30%,年增幅不低于8%,大中城市负荷核心区和设备运环境严苛地区,可适当提高应用比例。2019~2021年,在新建和改造项目中环保气体环网柜的应用量不低于新增总量的90%,大中城市负核心区和设备运行环境严苛地区,可适当提高应用比例。为满足市场需求,也为了符合国网公司的推广应用要求,尽早研发出环保气体型固封极柱产品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10kV环保型固封极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10kV环保型固封极柱,主要包括外壳,环氧树脂混合材料通过浇注将母线导体、真空灭弧室及连接导体固封于外壳内,真空灭弧室呈卧式设置,连接导体呈L形设置且下端裸露,真空灭弧室的右端与连接导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平垫及弹垫紧固连接;真空灭弧室和连接导体的右端包围设置有下端屏蔽网,下端屏蔽网嵌入在外壳内;母线导体竖直设置且其下端的一部分延伸后与真空灭弧室的上端面相连,母线导体外包围设置有上端屏蔽网,外壳上设置有若干铜嵌件用于固定安装固封极柱。
所述的上端屏蔽网由竖直圆筒屏蔽网和水平圆筒屏蔽网组合而成,竖直圆筒屏蔽网包围在母线导体外,水平圆筒屏蔽网设置在真空灭弧室的前端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局放小、寿命长,固封极柱头在13.2kV下局放值小于5pC,局放是影响固封极柱头寿命的关键因素,更小的局放值意味着的更长的寿命;
2、环保安全,固封极柱头采用环保绝缘材料环氧材料,替代了温室气体SF6的使用,不仅环保而且安全。
3、对屏蔽网的结构进行了布局,将固封极柱内高压电场不均匀的部分进行屏蔽,从而达到均压效果更好。
4、母线导体竖直设置且其下端的一部分延伸后与真空灭弧室的上端面相连,使得电场均匀后整个固封极柱容易达到较小的局放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嵌件图。
附图标记说明:外壳1、母线导体2、上端屏蔽网3、真空灭弧室4、下端屏蔽网5、平垫6、弹垫7、螺栓8、连接导体9、铜嵌件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曙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曙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45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