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多功能组织圈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4076.4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1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辉;任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卫辉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5 | 分类号: | A61B17/3205;A61B17/94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喻依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多功能 组织 圈套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圈套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多功能组织圈套器,包括操作部、连接线和圈套;操作部通过连接线和圈套连接;所述圈套内设有中空通道,所述圈套的中空通道上设有用于注射药液的中空尖刺部;所述中空尖刺部通过中空通道与注射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注射功能和圈套器的功能集合为一体,不仅简化了操作,而且保证了手术安全性,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圈套器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效率。从而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圈套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组织圈套器。
背景技术
圈套器,是用尼龙杆将事先用可吸收线或者合成线打好的滑结收紧来结扎血管、息肉或其它管道结构的一种器械,其操作方便,已被应用于多种内镜(胃肠镜)及腹腔镜下进行腹部手术中。
圈套器具有安全、方便和经济的优点。(1)安全:圈套器材质为可吸收线,置入体内后对人体组织的反应小;操作具有可逆性,结扎位置不满意时可直接剪断;对组织的切割力量比钛夹小,不易发生组织被切断的情况;(2)方便:与腹腔镜下缝合结扎组织相比,应用圈套器结扎操作简便,无须其它特殊器械,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尤其是初学者易于掌握和使用;(3)经济:圈套器价格低廉,其应用可相应减少价格高昂的内镜切割闭合器(Endo-GIA)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疗费用;(4)多用途:圈套器与内窥镜配套使用,利用高频电流在消化道内切除息肉或其他多余组织用。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主要有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注射法黏膜切除术和注射法分片黏膜切除术等。
透明帽法黏膜切除术具有如下优点: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对较小平坦型病变一次可切干净;对小型黏膜下肿瘤尤为适用;无须特殊器材。其缺点为:切除深度不易掌握;易损伤肌层,有引发出血和穿孔危险;不适于较大病变,适用于具有较厚肌层的胃、直肠等部位的病变。
注射法黏膜切除术(PMR)的原理如下:向黏膜下层注入生理盐水+亚甲蓝,使病变基底隆起(将平坦型病变转变为隆起型病变);利用圈套器套住病灶,收紧后使之成为假蒂息肉,然后用PSD切除(将宽基病变转变成假蒂息肉)。其优点为:损伤小,适用于结肠各部位的病变;对肌层无损伤,如操作正确,可避免穿孔危险;对小型平坦型病变可一次切除干净;出血发生率低,配合钛夹缝合可基本防止出血发生;切下标本电凝损伤小,便于病理观察。其缺点为:操作难度较大;需用特殊器材(注射针及带钩圈套器);不适于较大病变。
对于较大的平坦型病变,大型的侧向发育型肿瘤(LST)而言,EMR术无法一次切除干净,采用注射法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是最佳办法,否则,需外科干预。但对于很大的病变,EPMR术操作难度很大,要求术者具备较高的技巧。
目前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是在息肉电切术和黏膜注射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操作是通过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或生理盐水使得病变组织抬高,使黏膜层与肌层分离,然后行高频电刀切除。
实际操作时,需要先通过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或生理盐水,使病变组织抬高,使黏膜层与肌层分离,然后用圈套器通电切除,具体过程如图5所示(依次为定位、注射、布线、切除和收取病灶)。然而,目前的圈套器并无注射功能,导致需要多次重复操作,先用其它的注射器械注射肾上腺素或生理盐水使病变组织抬高才能进行切除操作,费时费力。此外,由于胃肠道蠕动特性,尤其在特殊部位如乙状结肠等,内窥镜容易滑脱而丢失目标病变,从而使得注射抬举好病变后无法立即实施圈套切除,造成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多功能组织圈套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用多功能组织圈套器,包括操作部、连接线和圈套;操作部通过连接线和圈套连接;所述圈套内设有中空通道,所述圈套的中空通道上设有用于注射药液的中空尖刺部;所述中空尖刺部通过中空通道与注射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卫辉,未经刘卫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40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装配的一体化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建筑墙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