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型近红外光谱仪透反射测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41355.5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4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邹振民;董海平;孙茂;耿龙飞;朱传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璋隆祥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59 | 分类号: | G01N21/359;G01N21/01 |
代理公司: | 37268 济南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艳芹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品杯 测样 检测结果 蓝宝石 高透光率 内壁 砝码 分析化学仪器 近红外光谱仪 本实用新型 操作失误 反射镜面 高度恒定 红外穿透 检测设备 检测样品 镜面处理 能量损耗 液体样品 一致性好 测样液 高硬度 圈台阶 光程 反射 工作量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近红外光谱仪透反射测样装置,主要涉及分析化学仪器技术领域,包括砝码、样品杯,样品杯的杯底高透光率的蓝宝石,在样品杯内壁靠近杯底的位置,设有一圈台阶,砝码底部做镜面处理,形成反射镜面,检测不同状态的样品时不需要频繁更换测样装置,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检测样品时的操作步骤,同时也减少了人为的操作失误;减少了因检测设备测样装置的更换而造成的测样光程的改变,使检测结果更准确、稳定;样品杯内壁底部有台阶,可以控制液体样品液面的高度,每次测样液面高度恒定,检测结果准确性、一致性好;样品杯杯底的材质为高硬度、高透光率的蓝宝石,近红外穿透过程中不会有能量损耗,检测结果更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分析化学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型近红外光谱仪透反射测样装置。
背景技术
现近代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科学技术,近红外光是指光波范围为780-2526nm的电磁波,一般有机物在该区域的近红外光谱吸收主要是含氢基团(OH,CH,NH,SH,PH)的倍频和合频吸收,几乎所有有机物的主要结构和组成都可以在它们的近红外光谱中找到信号,且图谱稳定。而且它操作简便,分析迅速,实时反映被测对象状态;不破坏样品,不需对样品做任何预处理直接进行测定,适合现场和在线检测;不消耗化学试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近红外光能量低,不会对被测样品和实验者本身造成伤害,属于绿色分析技术。现在大多数近红外光谱仪设备既可以检测固体状态的样品也可以检测液体状态的样品,但是在检测不同状态的样品时需要更换不同的测样装置,检测固体需要使用反射测样装置,检测液体时需要使用透射测样装置,这样频繁更换测样装置会造成很多问题:1.操作人员工作量增加;2.因为更换测样装置会用到很多附属配件,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的繁琐性,也增加了操作的失误率;3.由于测样装置的频繁拆装,会对近红外设备的光程稳定性造成人为的破坏,最终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型近红外光谱仪透反射测样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近红外光谱仪透反射测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砝码、样品杯,所述样品杯的杯底高透光率的蓝宝石,在样品杯内壁靠近杯底的位置,设有一圈台阶,所述砝码底部做镜面处理,形成反射镜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样品杯的杯壁材质为铝合金。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砝码的材质为不锈钢。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阶高2mm,宽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检测不同状态的样品时不需要频繁更换测样装置,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2)减少了检测样品时的操作步骤,同时也减少了人为的操作失误;
(3)减少了因检测设备测样装置的更换而造成的测样光程的改变,使检测结果更准确、稳定;
(4)样品杯内壁底部有台阶,可以控制液体样品液面的高度,每次测样液面高度恒定,检测结果准确性、一致性好;
(5)样品杯杯底的材质为高硬度、高透光率的蓝宝石,近红外穿透过程中不会有能量损耗,检测结果更准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近红外光谱仪透反射测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近红外光谱仪透反射测样装置的砝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近红外光谱仪透反射测样装置的样品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璋隆祥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金璋隆祥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413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