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透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5714.6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2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卓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人和照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0 | 分类号: | F21V5/00;F21V5/04;F21V17/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华均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本实用新型 蜂窝状 微结构 壳体 一体式透镜 光斑 发光均匀 曲面形状 色温偏移 透镜设计 透镜组件 黄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透镜组件,该透镜组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透镜,其中,一个或多个透镜的表面呈曲面形状且具有蜂窝状微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具有蜂窝状微结构的透镜设计,能很好的处理光斑,使发光均匀,无黄斑,色温偏移等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透镜组件,该透镜组件通常应用于LED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LED照明技术水平的日益完善,LED灯具表现出相对于传统灯具更加优越的性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由于LED灯珠的发光特性,通常需要配光设计的透镜才可以达到较好的照明效果。
在现有的LED灯具中,透镜多采用粘接的方式与LED灯珠相连,且多为单颗透镜或几颗连体透镜,装配起来非常繁琐,容易造成不防胶水引起的死灯珠、色温偏差现象,而且光光斑不均匀,黄斑严重。若长时间使用,容易使人产生刺眼和眩晕等不适感觉。虽然在透镜内适当附设有扩散粉,可以使LED灯珠发出的光线发生光学扩散,不产生光斑和重影,使光线均匀柔和,但是扩散粉一般具有颜色,如乳白色,不是透明的,即其对光线会有一定的衰减作用,从而降低了灯珠的发光效率。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上述问题而设计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透镜组件,其采用高透光抗UV的工程塑料PC制成,可供不同类型尺寸的灯具使用,安装方便,与灯珠紧密配合,透镜表面具有蜂窝状微结构,能很好的处理光斑,使发光均匀,无黄斑,色温偏移等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提出一种一体式透镜组件,该透镜组件包括长条形的壳体,壳体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透镜,其沿壳体的表面一字排列,壳体与透镜一体成型;一个或多个透镜的表面呈曲面形状且具有蜂窝状微结构,其中,透镜包括透镜单元,多个透镜单元相互邻接,构成所述蜂窝状微结构;壳体的相对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凸起,凸起的位置与透镜中心对准,通过凸起,适于使透镜与LED灯珠实现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透镜单元为一具有弧面的透镜,其中,透镜单元的周边呈正六边形形状。
进一步地,透镜于壳体内部形成有容置腔,其适于容纳LED灯珠。
进一步地,壳体的相对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凹槽,凹槽位于相邻的透镜之间。
进一步地,透镜组件由高透光抗UV的工程塑料PC制成。
进一步地,透镜组件包括12个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将透镜的表面设计为具有蜂窝状的微结构,能把LED灯珠发出的光打散,再均匀散发出去,从而解决了光光斑不均匀,黄斑严重的问题,既达到保护人眼的效果,又不会因此而降低灯珠的发光效率;2.采用一体式设计,可供不同类型尺寸的灯具使用,免去了单颗透镜安装的繁琐操作;3.透镜与灯珠采用过盈配合方式进行安装,避免了传统的粘接的方式因胶水等液体进入灯珠表面,造成对灯珠的损害,同时也避免了传统的扣接方式所带来的工序上的繁琐操作;4.结构简单,容易操作,拼接无暗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式透镜组件的优选实施例的前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一体式透镜组件的单颗透镜的局部放大图,其示出了透镜所具有的蜂窝状微结构;
图3为图1的一体式透镜组件的底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3中的M-M’所截取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体式透镜组件与LED灯条进行安装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人和照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人和照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57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