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改进的电路单元的可充电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4237.1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4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进添;余小春;吴良贵;张键;张加科;王茂林;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10/42;H01M10/48;H05K1/09;H05K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董巍;刘明霞 |
地址: | 35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导电层 镀金层 电路板组件 可充电电池 容纳腔 壳体 本实用新型 电路单元 基体部 覆盖 导电性能 金属材料 散热效果 内表面 导电 焊接 改进 开口 | ||
1.一种具有改进的电路单元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开口;以及
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所述电路板包括:
基体部;
导电层,所述导电层部分地覆盖在所述基体部的外表面;以及
镀金层,所述镀金层覆盖在所述导电层的外表面,所述镀金层用于抵靠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以导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金层位于所述基体部的外周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金层包括位于所述基体部的上表面的第一镀金层和位于所述基体部的下表面的第二镀金层以及位于所述基体部的侧表面的第三镀金层,所述第三镀金层的顶端与所述第一镀金层相连,所述第三镀金层的底端与所述第二镀金层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从所述基体部的上表面延伸到下表面,所述镀金层包括第四镀金层,所述导电层和所述第四镀金层完全覆盖所述通孔的内表面,并且所述第四镀金层位于所述导电层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层由铜材料制成;并且/或者
所述镀金层由金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组件的扎线部,所述扎线部构造为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向内凹陷,且所述扎线部的用于支撑所述电路板组件的表面为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镀镍层,在所述电路板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的状态中,所述镀金层抵靠所述镀镍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电池还包括电芯和导电基板,所述电芯和所述导电基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中并位于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下方,所述电芯通过所述导电基板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电池还包括电极帽,所述电极帽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组件的上方以覆盖所述开口,所述电极帽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组件,所述电极帽和所述壳体的极性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充电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电电池还包括绝缘环,所述绝缘环延伸穿过所述开口,并被限位在所述壳体、所述电极帽和所述电路板组件之间,以用于固定所述电路板组件并将所述壳体和所述电极帽间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平南孚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42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壳模组的侧板结构
- 下一篇:电池模组的壳体和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