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流井卸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33648.9 | 申请日: | 2019-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1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任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B01D29/94 |
代理公司: | 65107 乌鲁木齐新科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振中;范秉健 |
地址: | 830022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滑道 干渣 渣斗 本实用新型 旋流井 渣板 排水管 工作效率 均布间隔 倾斜设置 水平设置 卸渣装置 归位 喷水管 控水 渣孔 抓斗 井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流井卸渣装置,包括在旋流井井口安装的渣斗,渣斗上部内水平设置着一块堆渣板,堆渣板上均布间隔设置着直径均为100mm的渣孔,渣斗下方倾斜设置着一条弧形滑道,弧形滑道末端位于一个干渣池上方,弧形滑道末端上部内设置着喷水管,干渣池下部一侧壁上设置着排水管。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控水时间以及抓斗运行至干渣池‑堆渣‑归位的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流井卸渣装置。
背景技术
转炉旋流沉淀池现采用的抓渣行车为10吨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无线遥控形式)。根据图纸设计:旋流沉淀池直径14.5m,中心筒直径4m,沉淀池深22m,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跨度为21.5m,带0.75m3抓斗一台。 150t转炉工程一期连铸十机十流,年产合格铸坯180万吨,根据现实际运行状况,产生渣量达千分之五,约24.66吨/天,二期板坯连铸投产后,年产合格铸坯达370万吨,渣量将会增至50.68吨/天;氧化铁皮按2.7吨/ m3、每斗有效容积0.5m3计算,需抓渣约38斗。问题一:电动单梁速度最快约8m/min,控水时间约5min,至干渣池-堆渣-归位约5min,每斗葫芦钢丝绳运行约50米,由此推算工作效率为6.25min/斗,需连续运行10.29h 。问题二:抓斗在运行至干渣池-堆渣-归位的一系列过程中难免会造成通道坠渣、滴水的现象,冬季通道结冰严重易造成安全隐患,同时污染现场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流井卸渣装置,能够节省控水时间以及抓斗运行至干渣池-堆渣-归位的时间,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流井卸渣装置,包括在旋流井井口安装的渣斗,渣斗上部内水平设置着一块堆渣板,堆渣板上均布间隔设置着直径均为100mm的渣孔,渣斗下方倾斜设置着一条弧形滑道,弧形滑道末端位于一个干渣池上方,弧形滑道末端上部内设置着喷水管,干渣池下部一侧壁上设置着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保留原有的所有工艺管线不改动。在旋流井井口处设置一台锥形渣斗,渣斗内安装活动的带有孔洞的堆渣板。渣斗至干渣池安装弧形滑道,在滑道底部均匀增设水润滑点。干渣池内增设弊水孔,确保积水有效流入旋流井内。本实用新型节省了控水时间以及抓斗运行至干渣池-堆渣-归位的时间,节省控水时间约5min,至干渣池-堆渣-归位约5min,提高工作效率至6.25 min/斗,连续运行时间缩短至3.95h,工作效率提升160%,同时避免通道坠渣、滴水的现象,排除了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旋流井卸渣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在旋流井1井口安装的渣斗8,渣斗上部内水平设置着一块堆渣板2,堆渣板2上均布间隔设置着直径均为100mm的渣孔,渣斗8下方倾斜设置着一条弧形滑道3,弧形滑道3末端位于一个干渣池5上方,弧形滑道末端上部内设置着喷水管4,盛有钢渣6的干渣池5下部一侧壁上设置着排水管7。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渣经过渣斗8、由堆渣板2进行过滤后,通过弧形滑道3落入干渣池5内,喷水管4用以进行适当喷水,促进弧形滑道3内的渣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336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封胶搅拌机用出料存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封闭式压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