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A2/O工艺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3323.2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7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肖祥万;曾涛;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轻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11310 北京立成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江涵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厌氧室 好氧室 反应器主体 缺氧室 腔室 沉淀池 进水管 折流板 新型污水处理 搅拌机 隔板 室内 沉淀池底面 隔板表面 快速拆装 污泥排放 左端侧壁 环流 出水口 回流口 进水口 排气孔 曝气盘 中间腔 侧壁 清洗 穿过 | ||
一种基于A2/O工艺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主体,反应器主体左端侧壁设置有进水管,右端侧壁设置出水口;反应器主体内部折流板分为厌氧室、缺氧室、好氧室及沉淀池,厌氧室、缺氧室、好氧室均由折流板分离成三个腔室;进水管穿过厌氧室所有腔室,且在厌氧室各个腔室均开有进水口;厌氧室顶端开有排气孔,隔板表面排列有多个环流口;所述厌氧室及缺氧室的腔室内均设置有搅拌机,好氧室底部安装有曝气盘,好氧室中间腔室内设置有填料;沉淀池内设置有隔板,沉淀池底面设置污泥排放回流口。实现快速拆装清洗。降低能耗,增加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A2/O工艺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A2/O工艺即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常用的工艺,有成熟的运转经验。本工艺将反应器分为三个阶段,进口段为厌氧段,然后为缺氧段,最后是好氧段,污水和回流污泥首先进人厌氧池,在此出现磷的释放,为防止污水产生沉淀,在此段设水下搅拌机在缺氧段,反硝化菌利用在好氧阶段产生的、由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氧化进水中的有机物,同时自身被还原为氮气从水中逸出,达到脱氦的目的。此段可设水下搅拌机或一定数量的曝气器;在好氧池进行曝气充氧,去除污水中的BOD,同时进行硝化和磷的吸收。为遏制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氮、磷的排放标准日趋严格,生物脱氮除磷己成为当今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探索研究简便、高效、节能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已成为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的必要途径。在现有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A2/O及其改进型工艺主要是以三种环境(缺氧、厌氧、好氧)在空间上的变化而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该领域一些研究学者提出当A2/O工艺的缺氧区容积增大时,有利于提高反硝化除磷菌在聚磷菌中的比例,进而提高有机物、氮及磷的去除率。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不同的回流方式、回流比以及回流消化液当中的溶解氧含量对A2/O工艺的脱氮除磷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也有一些学者为了缓解A2/O当中各种菌体之间对底物的竞争从而影响脱氮除磷的效果,提出了A2/O+等组合工艺,例如王建军在A2/O_BAF工艺强化同时脱氮除磷一文中提出传统的A2O工艺将脱氮和除磷置于同一系统中,存在污泥龄的矛盾,而A2/O_BAF工艺将硝化和除磷分别在两个系统中进行,因此解决了硝化菌和聚磷菌对污泥龄要求的问题。但是在以上所有的研究中仍有不足,没有涉及以下几点:(1)厌氧区、缺氧区的搅拌形式、转速、搅拌叶片的形式;(2)反应装置大同小异,没有体现装置上面的改进也没有对反应装置的内部流体动力学特性的研究;(3)在工艺流程上面减少混合液回流系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方案:
一种基于A2/O工艺的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反应器主体,反应器主体左端侧壁设置有进水管,右端侧壁设置出水口;反应器主体内部沿长度方向由左至右用折流板依次分为厌氧室、缺氧室、好氧室及沉淀池,且厌氧室、缺氧室、好氧室均由折流板分离成三个腔室;进水管穿过厌氧室所有腔室,且在厌氧室各个腔室均开有进水口;厌氧室顶端由开有排气孔的盖板封盖,折流板表面排列有多个环流口,从左端第一块折流板开始,每隔一块折流板的底端均与反应器主体底面具有间隔,从第二块折流板开始,每隔一块折流板的表面设置有溢流口,溢流口位于环流口上方,反应器主体内液面能够穿过溢流口;所述厌氧室及缺氧室的腔室内均设置有搅拌机,好氧室底部安装有曝气盘,好氧室中间腔室内设置有填料;沉淀池内设置有隔板,沉淀池底面设置污泥排放回流口。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为测速型搅拌机,搅拌机叶片采用推进式叶片,叶片高度位置位于隔板两环流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数量为3-5个,隔板由左至右平行设置且将沉淀池等分;隔板由左至右顶端依次增高。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中位于最左边的隔板顶端低于液面,最右边的隔板顶端高于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底面呈下凹状,沉淀池底面最低点处设置污泥排放回流口。
进一步的,所述填料所采用的材料为惰性稀土瓷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轻化工大学,未经四川轻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33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式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变氧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