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化池池底布水排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2462.3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5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徐乾前;黄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郅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50225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谭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台 生物填料区 泥斗 本实用新型 布水管道 排泥管道 池体 水平方向间隔 均匀布水 老化污泥 生化系统 无机污泥 排泥管 生化池 布水 沉积 出池 底布 和泥 排出 排泥 水排 死角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化池池底布水排泥系统,包括池体和设置在池体内的生物填料区,所述池体底部位于生物填料区的下方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布水平台,所述布水平台高出池体底部,相邻布水平台之间形成泥斗,所述布水平台上设置有布水管道,所述泥斗内设置有排泥管道。本实用新型,在生物填料区的下侧布置布水平台和泥斗,并设置布水管道进行布水和排泥管道进行排泥,使系统均匀布水,避免出现死角影响生化系统处理效果,同时使泥斗中优先沉积比重较大的无机污泥或活性较低的老化污泥,并通过排泥管排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化池池底布水排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生物处理在污水处理中广泛的应用,生物处理主要用于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和进行生物脱氮除磷。
对于大型污水处理厂,生化系统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在厌氧池、缺氧池通过搅拌机,使污水混合和污泥保持悬浮状态,好氧池通过曝气搅拌使污泥保持悬浮状态,系统产生的污泥,则通过二次沉淀池予以去除。
对于小型污水处理厂,通常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为了获得较大的抗冲击负荷和保持活性污泥系统的正常运行,常在生化池内设置填料,例如组合式填料、球形填料、纤维束填料等。设置了填料的生化系统,具有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的优点,生物量大,生物链长,能够提高生化系统的处理能力。但由于设置了填料,在厌氧池和缺氧池无法安装搅拌机,导致的问题,污水难以进行均匀的布水和混合,池体形成大量的死区,出现短流,影响处理效果;同时由于无法安装搅拌机,则污泥在池底沉积,大量的污泥沉积,需要及时排出,如果设置泥斗,会增大池深、池容,导致投资增加。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化池池底布水排泥系统,使系统均匀布水,避免出现死角影响生化系统处理效果,同时可使泥斗中的污泥排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化池池底布水排泥系统,包括池体和设置在池体内的生物填料区,所述池体底部位于生物填料区的下方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布水平台,所述布水平台高出池体底部,相邻布水平台之间形成泥斗,所述布水平台上设置有布水管道,所述泥斗内设置有排泥管道。
采用上述结构,在生物填料区的下侧布置布水平台和泥斗,并设置布水管道进行布水和排泥管道进行排泥,使系统均匀布水,避免出现死角影响生化系统处理效果,同时可使泥斗中优先沉积比重较大的无机污泥或活性较低的老化污泥,并通过排泥管道排出。
可选地,所述布水平台截面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所述泥斗的至少一个侧壁为倾斜面,使得泥斗的宽度从上至下逐渐变窄。
可选地,沿布水平台的间隔分布方向,靠近池体侧壁的布水平台与池体侧壁之间形成泥斗,所述布水平台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泥斗侧壁为斜坡。
可选地,所述布水平台顶部宽度0.3~0.6m,所述泥斗底部宽度0.3~0.6m,泥斗深度0.5~0.8m,泥斗斜坡坡度45°~60°。
可选地,所述布水管道设置在布水平台顶部,布水管道侧壁上开设有布水穿孔,所述排泥管道设置在泥斗底部,排泥管道侧壁上设置有排泥穿孔。
可选地,所述生化池池底布水排泥系统还包括布水总管和排泥总管,所述布水管道连接至布水总管,所述排泥管道连接至排泥总管;所述排泥管道与布水管道平行设置,所述排泥管道的排泥方向与布水管道的布水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布水穿孔和排泥穿孔的开孔方向为倾斜向下,与竖直方向呈30°-60°夹角,且所述布水管道的布水方向从管内斜向下30°-60°方向从管内向水池布水,排泥管道从管外斜向上30°-60°方向从泥斗向管内排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郅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郅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24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处理用催化氧化塔
- 下一篇:船舶式微生物固化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