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塑料挤出复合机组的电加热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21900.4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9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陆源;徐波;左良雄;李定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长江热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80 | 分类号: | B29C48/80;B29C48/25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尹志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壳体 外侧板 导热 钢管 本实用新型 电加热滚筒 挤出复合 内侧板 旋转轴 中空腔 焊接 体内 高温导热油 机组 塑料 电加热管 加热效能 内壁焊接 受热膨胀 中空腔体 两端部 布设 贯穿 封堵 漏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塑料挤出复合机组的电加热滚筒,包括滚筒壳体,分别焊接在滚筒壳体两端部、用于封堵所述滚筒壳体的外侧板,沿滚筒壳体的径向方向固定在所述外侧板的中央的旋转轴,由所述滚筒壳体和两块外侧板组成的中空腔体,置于所述中空腔体内的高温导热油,设置在中空腔体内、且与所述滚筒壳体的内壁焊接的内侧板,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方向均匀布设、一端贯穿并焊接在所述滚筒壳体的其中之一的外侧板上、且另一端贯穿所述内侧板设置的数根导热钢管,以及置于所述导热钢管内、且与所述导热钢管一一对应的电加热管。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既不改变原有加热效能,又能解决导热钢管受热膨胀造成的造成外侧板开裂漏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塑料挤出复合机组的电加热滚筒。
背景技术
塑料挤出复合机组,主要适用于以聚丙烯和低密度聚乙烯为原料,对塑料编织袋、集装袋、防水布、无纺布、土工布、篷布、牛皮纸、铝箔、热收缩套等织物进行单面或双面的复膜、碾压、扩管等工作。其中,电加热滚筒作为塑料挤出复合机组的加热部件,现有的电加热滚筒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滚筒壳体、高温导热油、导热钢管、电加热管和旋转轴。导热钢管沿旋转轴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滚筒壳体设置,且电加热管安装在所述导热钢管内。传统的导热钢管的两端采用焊接在滚筒壳体上,如此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导热钢管两端与滚筒侧板焊接,加热后钢管受热膨胀,而两端因与侧板焊接在一起,产生巨大应力,造成侧板开裂漏油。
因此,急需要对现有的电加热滚筒进行改进,解决导热钢管受热膨胀造成的漏油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塑料挤出复合机组的电加热滚筒,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塑料挤出复合机组的电加热滚筒,包括滚筒壳体,分别焊接在滚筒壳体两端部、用于封堵所述滚筒壳体的外侧板,沿滚筒壳体的径向方向固定在所述外侧板的中央的旋转轴,由所述滚筒壳体和两块外侧板组成的中空腔体,置于所述中空腔体内的高温导热油,设置在中空腔体内、且与所述滚筒壳体的内壁焊接的内侧板,沿所述旋转轴的径向方向均匀布设、一端贯穿并焊接在所述滚筒壳体的其中之一的外侧板上、且另一端贯穿所述内侧板设置的数根导热钢管,以及置于所述导热钢管内、且与所述导热钢管一一对应的电加热管;所述导热钢管为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闭的盲管;所述导热钢管的封闭端贯穿内侧板、且与所述内侧板相对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导热油的液面高度值大于滚筒壳体内壁至导热钢管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滚筒壳体的另一外侧板与内侧板的间距为2~200cm。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滚筒,还包括均匀间隔开设在所述内侧板的四周边缘、用于高温导热油流通的数个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在中空腔体内设置与滚筒壳体内壁相对滑动的内侧板,且导热钢管的两端分别与内侧板和其中之一的外侧板连接,当电加热管加热时,导热钢管受热伸张。另外,本实用新型在内侧板的四周边缘设置数个通孔,为高温导热油提供流通的通道,使滚筒壳体受热均匀。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未削减电加热滚筒加热效能的同时,又能彻底解决导热钢管受热膨胀造成的造成侧板开裂漏油的问题。在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长江热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长江热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21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螺杆挤出机机筒
- 下一篇:用于挤出机的线缆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