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穿戴的空气电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8900.0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45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罗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康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32 | 分类号: | B03C3/32;B03C3/04;A61L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空气 电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穿戴的空气电离装置,包括主体外壳、空气电离部分、充电电路和锂电池。所述空气电离部分包括三极管、振荡电路、升压变压器、整流电路和碳纤维材质的释放装置。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电压通过三极管后,进入振荡电路,然后依次进入升压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升高后的电压经过整流电路后传导至碳纤维材质的释放装置上,电离周围的普通空气。被电离后的空气产生带有负电荷的离子,与空气中的颗粒物及微生物结合,起到降尘及杀菌的效果。所述装置还可以与夹扣托相组装,给使用者多一种佩戴方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穿戴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空气电离技术改善周围环境的可穿戴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深入,空气污染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人们对净化空气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随着空气净化器和新风装置的日益普及,在室内呼吸到干净和安全的空气基本上已经没有问题,可是,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这样的解决方案限制了人们的出行,似乎出门就意味着必须呼吸不健康的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穿戴的,利用空气电离技术改善周围空气质量的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穿戴的空气电离装置,包括主体外壳、空气电离部分、充电电路和锂电池。所述空气电离部分包括一个三极管、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振荡电路、升压变压器、整流电路和碳纤维材质的释放装置。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电压通过三极管放大后,进入振荡电路,然后依次进入升压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使得电压升高,升高后的电压经过整流电路后传导至碳纤维材质的释放装置上,高电压在碳纤维束的顶端形成静电云,电离周围的普通空气。
进一步,所述的充电电路一端连接锂电池,一端连接Type-C接口,用于给锂电池充电。
进一步,所述外壳上有挂绳扣设计,可栓挂绳,外壳也可通过卡扣与托相连,托上有夹扣设计,便于穿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高电压产生的静电电离普通空气,空气被电离后产生带有负电荷的离子,这些离子因自带电荷,从而具有吸附能力,会主动吸附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上,这些颗粒物因为吸附的带电离子越来越多,而导致质量变大,因为重力的原理而下落,从而起到了降尘的作用。其次,根据相同的原理,带电荷的离子如果吸附在悬浮的微生物或病毒上,离子的电荷会破坏这些微生物或病毒的蛋白质,使得这些微生物或病毒失去活性甚至死亡,起到了杀菌消毒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扣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穿戴的空气电离装置,如图1,包括装置的主体外壳(1),以及主体外壳(1)上的电源开关(2)、Type-C接口(3)、挂绳扣(4)、空气进出口(5)、工作指示灯(6)。外壳主体内包括可充电的锂电池(7),由一个三极管(8)、电感和(9)电容(10) 组成的振荡电路,升压变压器(11),整流电路和碳纤维材质的释放装置(12)组成的电离装置部分和充电电路。
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电压通过三极管放大后,进入振荡电路,然后依次进入升压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使得电压升高,升高后的电压经过整流电路后传导至碳纤维材质的释放装置上,高电压在碳纤维束的顶端形成静电云,电离周围的普通空气。碳纤维为碳纤维束,因为碳纤维束上带有负电荷的静电,根据同性相斥的原理,碳纤维束会微微张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电离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康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镇江市康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89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舱体蒙皮类零件的简易工装
- 下一篇:一种采血管摇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