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玻璃纤维编织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6212.0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1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王孟;赵九孙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江华琛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2 | 分类号: | B32B17/02;B32B17/06;B32B25/20;B32B15/18;B32B3/12;B32B25/16;B32B15/02;B32B17/10;B32B17/12;B32B25/10;B32B27/36;B32B27/38;B32B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1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材层 耐高温层 编织层 加强层 纤维层 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 硅胶层 玻璃纤维编织 传统玻璃纤维 无碱玻璃纤维 编织材料 生产需求 耐高温 绝缘 编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型玻璃纤维编织材料,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基材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硅胶层,所述基材层是由无碱玻璃纤维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基材层、绝缘层、加强层、编织层、耐高温层、纤维层和硅胶层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增加传统玻璃纤维编织材料的使用强度,极大的提高了该材料的抗拉强度,从而增加了高材料的产品质量,能够具备绝缘和耐高温的作用,提高了产品实用性,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求,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纤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强型玻璃纤维编织材料。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玻璃纤维布是以玻璃球或废旧玻璃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米个微米,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目前市场上的玻璃纤维编织材料使用寿命不长以及抗拉强度不高,使用强度不高,从而极大的影响了玻璃纤维编制材料的产品质量,不能满足生产企业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强型玻璃纤维编织材料,具备强度高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玻璃纤维编织材料使用寿命不长以及抗拉强度不高,使用强度不高,从而极大的影响了玻璃纤维编制材料的产品质量,不能满足生产企业的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强型玻璃纤维编织材料,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绝缘层,所述基材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硅胶层。
优选的,所述基材层是由无碱玻璃纤维编织而成,无碱玻璃纤维经过在高温环境中浸有有机硅树脂,所述绝缘层是由三元乙丙橡胶为原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加强层是由不锈钢钢丝编织而成,且形状为网状结构,所述编织层是由玻璃纤维纬纱和玻璃纤维经纱编织而成。
优选的,所述纤维层是由网格状玻璃纤维布构成,其内部嵌入有金属纤维编织网。
优选的,所述硅胶层为有机硅胶制成,各层之间设置有粘合剂,粘合剂将相邻的两层粘合成为一个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基材层、绝缘层、加强层、编织层、耐高温层、纤维层和硅胶层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增加传统玻璃纤维编织材料的使用强度,极大的提高了该材料的抗拉强度,从而增加了高材料的产品质量,能够具备绝缘和耐高温的作用,提高了产品实用性,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求,值得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绝缘层,能够将该材料应用于电力工程进行使用,增加了防护能力的同时,提供了电力的安全保障,通过设置加强层,能够提高该材料的抗拉伸和抗裂的强度,增加了该材料的使用强度,适合于不同的工作环境,通过设置耐高温层,能够对抗高温环境,增加该材料对高温环境的抗性,不避免因高温产生的变形等问题,增加了其牢固性,进而增加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强层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中:1基材层、2绝缘层、3加强层、4编织层、5耐高温层、6纤维层、7硅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江华琛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未经九江华琛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6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