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透析的血管造瘘改良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4028.2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7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大玲;张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6 | 分类号: | A61M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蒋真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透析 血管 改良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血液透析的血管造瘘改良支架,包括输血管,输血管的两端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穿刺孔,输血管的内部设置有内支架,输血管下方竖直设置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输血管相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抗凝剂室,抗凝剂室的一侧设置有阀门,抗凝剂室的底部连通有连接仓,连接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液管和排液管,阀门包括转盘,转盘靠近抗凝剂室的一侧紧密焊接有转轴,转轴远离转盘的一端穿过抗凝剂室的外壁且紧密焊接有格挡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输血管和抗凝剂室能够有效增加静脉血流量,同时防止血栓形成,减少血管造瘘的并发症,而且能够避免血管内膜增生,引起血管狭小和闭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血液透析的血管造瘘改良支架。
背景技术
血管造瘘术就是运用血管外科技术人为的建立一条动静脉之间的短路,为血液透析提供长期而有效的能进行体外循环的血管通路。前臂远端桡动脉和头静脉直接吻合是透析患者首选的长期血管通路,我们称其为“标准内瘘”或“第一级血管通路”;有时,两侧前臂都找不到适当的自体血管可做吻合,使用替代血管,建立移植血管内瘘,又称为“第二级血管通路”。移植血管内瘘是在相距较远的动静脉之间利用其他血管“搭桥”建立血管通路,常用于移植的血管主要有自体血管和人造血管。
在进行血管造瘘时,护士的穿刺操作麻烦,在进行穿刺时容桂对血管造成损伤,引起血管造瘘的并发症,同时由于静脉内高压容易导致内膜增生,引起血管狭小和闭塞,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血液透析的血管造瘘改良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液透析的血管造瘘改良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进行穿刺时容桂对血管造成损伤和由于静脉内高压容易导致内膜增生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血液透析的血管造瘘改良支架,包括输血管,所述输血管的两端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穿刺孔,所述输血管的内部设置有内支架,所述输血管下方竖直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输血管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抗凝剂室,所述抗凝剂室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抗凝剂室的一侧设置有阀门,所述抗凝剂室的底部连通有连接仓,所述连接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液管和排液管;
所述阀门包括转盘,所述转盘靠近抗凝剂室的一侧紧密焊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转盘的一端穿过抗凝剂室的外壁且紧密焊接有格挡片;
所述内支架包括若干个依次紧密排列的支杆,所述支杆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支杆远离连接槽的一端紧密焊接有连接片,所述支杆上的连接槽与相邻的连接片之间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血管的外部套设有外套管。
优选的,所述连接仓为球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抗凝剂室的顶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连接管的底端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抗凝剂室的顶部与连接管的底部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格挡片的尺寸与抗凝剂室的内壁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穿刺孔的外侧设置有引流管,所述输血管的外壁靠近引流管处设置有夹持机构。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靠近第二固定板处紧密焊接有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靠近第一固定板处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第二夹持板的连接处设置有若干个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个扭杆分别与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夹持板紧密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4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盘式药丸灌装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门铰链加强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