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纳方便的锅把手和使用该把手的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7414.3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4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潘红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贝得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5/06 | 分类号: | A47J45/06;A47J36/00;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纳 方便 把手 使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公开了一种收纳方便的锅把手和使用该把手的锅,解决了带有长把手的锅因把手而需要占据更多的额外的空间,携带和存放不方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收纳方便的锅把手,包括固定件、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固定件一端用于与锅体的外侧固定,固定件的另一端固定有竖直且相平行的两转动轴,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呈长条形,且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朝向锅体的端部分别与两转动轴侧面转动连接,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之间卡接且可拆卸固定,以及使用该锅把手的锅,在锅需要收纳时,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可转动到与锅体外侧抵接,减少锅把手给锅带来的额外空间占据,便于锅的携带和收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锅,特别涉及一种收纳方便的锅把手和使用该把手的锅。
背景技术
锅是现有家庭中最为常用的炊具。其中现有的煎锅、炒锅的结构包括有锅体和把手,同时由煎锅、炒锅的锅体较大和较重,故而把手长度设计较长,以方便在煎锅、炒锅的使用时移动煎锅、炒锅。
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的煎锅、炒锅等锅因带有长的把手,使用者在其一段时间内不再使用时,将锅体收入橱柜内不放便,所占空间大,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放置,同样在产品运输或家庭室外野炊时,带有长把手的锅也需要占据更多的额外的空间,综上所述存在导占据空间大,携带和存放不方便的问题,故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纳方便的锅把手,在锅需要收纳时,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可转动到与锅体外侧抵接,减少锅把手给锅带来的额外空间占据,便于锅体的携带和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收纳方便的锅把手,包括固定件、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所述固定件一端用于与锅体的外侧固定,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固定有竖直且相平行的两转动轴,所述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呈长条形,且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朝向锅体的端部分别与两转动轴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之间卡接且可拆卸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把手使用时,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卡接固定,进而限制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以转动轴为轴转动可能,由此供人手握持使用;
而在锅需要收纳时,解除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之间的卡接固定,使得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可以其自身连接的转动轴为轴,向锅体一侧转动,直至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转动到无法转动如锅体外侧抵接,
若此时锅把手背向锅体凸出的长度为H,固定件背向锅体延伸方向的长度为H1,第一把体、第二把体转动连接一端的最大宽度为H2,第一把体、第二把体的长度为H3,由于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为契合人手握持,其长宽比一般都是大于1的,故H1≤H≤H1+H2<H3,锅把手背向锅体凸出的长度较使用时减小,由此减少锅把手给锅带来的额外空间占据,便于锅体的携带和收纳,并且无需拆卸锅把手,便于下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把体包括套接在转动轴外的第一转动部和供人手握持的第一握持部,所述第二把体包括套接在转动轴外的第二转动部和供人手握持的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把体和第二把体卡接固定时,所述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沿转动轴的轴向叠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叠合后供人手握持,此时第一握持部位于上方,第二握持部位于下方,
人手握持,第一握持部上表面给予大拇指连续的贴合表面,第二握持部下表面其他手指一连续的贴合表面,由此便于人手握持锅把手施力和防止人手夹伤;
再者由于液体流动受重力影响,故较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水平方向相向贴合而言,无竖直的贴合缝隙,避免油液或汤汁沿竖直的贴合缝隙渗入,减少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贝得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贝得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74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