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接线的开关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3519.1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8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赟超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H01R4/30;H01R4/38;H01R24/00;H01H9/00 |
代理公司: | 11253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孝政<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端子 螺纹端子 硬导线 底座 载流部件 接线孔 本实用新型 导电弹片 导线类型 开关插座 放置槽 软导线 螺纹 接线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接线的开关插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内的载流部件,该载流部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软导线或硬导线的螺纹端子,以及用于连接硬导线的弹性端子,所述底座对应螺纹端子和弹性端子分别设有螺纹接线孔和弹性接线孔:所述载流部件包括用于安装弹性端子的放置槽以及与螺纹端子相配合的导电弹片;可以根据不同导线类型来选择通过螺纹端子和弹性端子进行连接,使其可同时适用于软硬导线的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插座,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接线的开关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在开关或插座中,由接线端子与外部电路进行电气连接,将外部电路的电导入开关或插座中。
现有的接线端子主要是通过螺钉或弹簧片将外部电路的外接导线与导电金属片紧密接触,以实现外部导线与接线端子的电气连接,将外部电路的电导入开关或插座中。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中是用螺钉直接压住外接导线,由于螺钉的横截面积比外接导线的横截面小,不能完全压住所有外接导线,并且外接导线极容易因螺钉的挤压而被挤散,导致外接导线不能全部被螺钉有效压紧,会减小外接导线的导电接触面积,从而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外接导线还容易因螺钉表面的毛刺或锐边造成损伤,导致导电接触不良,造成火灾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接线的开关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接线的开关插座,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内的载流部件,该载流部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软导线或硬导线的螺纹端子,以及用于连接硬导线的弹性端子,所述底座对应螺纹端子和弹性端子分别设有螺纹接线孔和弹性接线孔,其特征是:所述载流部件包括用于安装弹性端子的放置槽以及与螺纹端子相配合的导电弹片;
所述螺纹端子包括接线框和螺栓,所述接线框套接在导电弹片上并且设置与螺栓相配合的螺孔,其中接线框与导电弹片相对应的内侧壁设有第一凸点,所述导电弹片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凸点,当螺丝带动接线框与导电弹片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凸点置于两个第二凸点之间;
所述弹性端子为金属弹片,其一端部折弯形成第一弹性抵触部,另一端部折弯形成第二弹性抵触部,所述第一弹性抵触部和第二弹性抵触部相对设置并且两者均抵触在放置槽的侧壁上,用于按压导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其中接线框与导电弹片相对应的内侧壁还设置有若干个防滑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弹性抵触部由弹性端子的一端部向下折弯形成,所述第二弹性抵触部由弹性端子的另一端部先向上折弯、再向下折弯形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在放置槽的底壁设置导电触点,所述弹性端子设置与导电触点相配合的限位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放置槽的侧壁与第一弹性抵触部和第二弹性抵触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向内凹陷的弧形槽,其中导线置于弧形槽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根据不同导线类型来选择通过螺纹端子和弹性端子进行连接,使其可同时适用于软硬导线的连接。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快捷、性能可靠、整体性强、结构紧凑、牢固可靠、安装效率高的特点
当导线通过螺纹端子进行连接时,由于螺栓可以与接线框上的螺孔通过螺纹连接,螺丝带动接线框与导电弹片相互靠近,将外接导线压紧到所述第一凸点和两个第二凸点之间,可以保证外接导线与开关或插座中的导电弹片接触良好,能压紧且不损伤外接导线,是一种稳定、安全和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赟超,未经张赟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35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