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硬结合线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91814.3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2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丰金信诺安泰诺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1/14 |
代理公司: | 36129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341600 江西省赣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板 内凹槽 上板片 板体 热管 散热组件 避让槽 卡止部 铜片 软硬结合线路板 本实用新型 夹持固定 抗拉性能 热管底面 使用寿命 线路板 内底面 下板片 散热 容置 伸入 压合 连通 平衡 | ||
1.一种软硬结合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两个呈硬性的第一板体(1)、至少一个呈柔性的第二板体(2)、以及若干与所述第二板体(2)一一对应的第一散热组件,相邻所述第一板体(1)之间固定有所述第二板体(2),所述第一板体(1)包括上板片(11)以及与所述上板片(11)压合固定的下板片(12),所述上板片(11)以及所述下板片(12)之间于靠近一侧边缘位置分别对所述第二板体(2)的两端形成夹持固定;
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两呈长条状的第一热管(3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热管(31)之间的两呈长条状的第一铜片(32),所述上板片(11)顶面上于靠近所述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二板体(2)连接位置分别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热管(31)的第一内凹槽(111),所述上板片(11)顶面上于靠近所述第一内凹槽(111)的一侧边缘位置分别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内凹槽(111)的第一避让槽(112),所述第一铜片(32)的两端分别经所述第一避让槽(112)伸入所述第一内凹槽(111)内且设有与所述第一铜片(32)呈T型分布的第一卡止部(321),所述第一热管(31)底面与所述第一内凹槽(111)内底面之间对所述第一卡止部(321)形成夹持固定,所述第一卡止部(321)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避让槽(112)的宽度,两所述第一铜片(32)均位于所述第二板体(2)正上方且与所述第二板体(2)之间形成第一热传递间隙,所述第一铜片(32)位于两所述第一板体(1)之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板体(2)位于所述第一板体(1)之间的长度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硬结合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若干与所述第二板体(2)一一对应的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两呈长条状的第二热管(41)、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二热管(41)之间的两呈长条状的第二铜片,所述下板片(12)底面上于靠近所述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二板体(2)连接位置分别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热管(41)的第二内凹槽(121),所述下板片(12)底面上于靠近所述第二内凹槽(121)的一侧边缘位置分别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内凹槽(121)的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二铜片的两端分别经所述第二避让槽伸入所述第二内凹槽(121)内且设有与所述第二铜片呈T型分布的第二卡止部(421),所述第二热管(41)底面与所述第二内凹槽(121)内底面之间对所述第二卡止部(421)形成夹持固定,所述第二卡止部(421)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避让槽的宽度,两所述第二铜片均位于所述第二板体(2)正上方且与所述第二板体(2)之间形成第二热传递间隙,所述第二铜片位于两所述第一板体(1)之间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板体(2)位于所述第一板体(1)之间的长度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硬结合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管(31)与所述第二热管(41)的形状尺寸一致,所述第一铜片(32)与所述第二铜片的形状尺寸一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硬结合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内凹槽(111)以及所述第二内凹槽(121)的内底面上均铺设有石墨纸层,所述卡止部贴设于所述石墨纸层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硬结合线路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热管(31)以及所述第二热管(41)顶面上于靠近两端位置分别固定有焊接片(3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丰金信诺安泰诺高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信丰金信诺安泰诺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918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稳定性的多层HDI板
- 下一篇:HDI高密度积层线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