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厂内印刷机产生的污染气体隔绝与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4410.1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0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琪;王瑜;王思琪;周斌;张馨月;黄炎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F24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 印刷厂 半导体制冷装置 空气污染状态 高效过滤器 工业厂房 集气装置 空气调节 气体吸收 室内环境 室外新风 收集系统 污染气体 印刷机组 喷嘴 印刷机 电加热 集气罩 风道 气幕 气源 加热 匹配 冷却 污染源 隔离 净化 引入 | ||
本专利涉及一种印刷厂内印刷机产生的污染气体隔绝与收集系统,属于工业厂房空气调节和净化领域。系统与大型集气罩集气装置结合,引入室外新风作为气源,风道内安装初中高效过滤器,为了使新风与室内环境温度匹配,夏季使用半导体制冷装置冷却新风,冬季使用电加热加热新风,最后通过喷嘴形成气幕,以达到隔离污染源的作用。本专利所述的系统隔绝效果好,气体吸收效率高,并适用于各类印刷机组,可有效改善印刷厂空气污染状态。
所属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印刷厂内印刷机产生的污染气体隔绝与收集系统,属工业厂房空气调节和净化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印刷业已成为具备10万家印刷企业,370万从业人员,年总产值达7700亿元的较大产业,但应用先进技术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不多,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由于众多印刷企业沿用传统印刷工艺,在某些生产环节仍存在一些诸如有机溶剂挥发、废气排放等造成的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等问题。VOCs,甲苯等有毒性气体吸入人体后,易导致人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病变。很多中小型印刷厂没有任何污染气体处理措施,危害气体肆意挥发,严重影响场内工人的身体状况。现场工人在工厂工作时间长达8小时之多,长期接触印刷仪器及吸收印刷产生的有害气体,与长期吸收二手烟危害相当。
部分大型印刷企业已有对厂内空气污染治理的计划,但所考虑的治理措施主要在于污染空气的后处理,如光催化、吸附等技术,而对于这些可挥发的污染气体的收集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仅仅只是在印刷机上部安装大型集气罩。集气罩对污染气体的吸收效率并不高,大量有毒性气体在集气罩工作时无法被完全吸收,还是会被吸入到工人体内。已吸入集气罩的有害气体可得到有效处理,未吸入集气罩的气体仍会危害人体,这对于厂内空气质量和环境的改善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采取一种方法有效隔绝污染气体,提升集气罩的收集效率和污染气体后处理效率,收集过程和治理过程匹配才能明显改善厂内空气质量。
关于污染空气收集处理问题,专利CN201220338221.6提出将污染气体吸收到液体里,以避免排入大气。此种方式虽然吸收效率相较于大型集气罩有提高,但是不适用于印刷厂这类纸张产品较多、对室内湿度和液体含量严格控制的工厂,且对于如何具体吸收工业废气没有提出办法。专利CN201310319176.9中使用覆盖材料隔绝污染源,再用集气管、风机等抽吸污染气体,此种方法效率虽高,却大大影响了厂内工人和机组的正常工作,在大型机器工厂内不能普及。
本专利在集气罩的周围安装气幕,气幕与半导体机组和电炉加热器相连接,能够对气幕引入的新风完成夏天制冷冬天制热的作用,使得引入的新风与厂内工人所需的适宜环境温度相当。气幕安装在集气罩四周,并与集气罩的高度、尺寸、吸气参数相匹配,以达到最有效的污染气体隔绝和收集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后处理的效率,同时并不影响纸张的印刷过程和厂内工人的正常工作。另外,半导体机组和气幕的能耗较小,并不会过于增大工厂用电负担。
发明内容
本专利提供了一种印刷厂内印刷机产生的污染气体隔绝与收集系统及其隔绝与收集方法,该系统操作简便,能耗较小,可有效隔离污染源,改善工厂内空气质量。
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风机(1)、第一初效过滤器(2)、第一中效过滤器(3)、第一高效过滤器(4)、第一空气干燥器(5)、半导体制冷机组(6)、冷风截止阀(7)、印刷机前气幕(8)、单体印刷机(9)、风道(10)、集气罩(11)、印刷机后气幕(12)、暖风截止阀(13)、电炉加热器(14)、第二空气干燥器(15)、第二高效过滤器(16)、第二中效过滤器(17)、第二初效过滤器(18)、第二风机(19)、处理机组(20)。
其中第一初效过滤器(2)、第一中效过滤器(3)、第一高效过滤器(4)、第一空气干燥器(5)半导体制冷机组(6)、冷风截止阀(7)、暖风截止阀(13)、电炉加热器(14)、第二空气干燥器(15)、第二高效过滤器(16)、第二中效过滤器(17)、第二初效过滤器(18)从左往右依次设置在风道(10)内,第一风机(1)、第二风机(19)与风道(10)入口相连,印刷机前气幕(8)、印刷机后气幕(12)与风道(10)出口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4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暖通空调用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离子风组件及应用该离子风组件的热交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