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台用手柄扩展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81320.7 | 申请日: | 2019-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4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帆;陈亮 |
主分类号: | B23K3/08 | 分类号: | B23K3/08 |
代理公司: | 44248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肖雄<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123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换器 手柄 主电路 继电器 芯片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 二极管 电源电路 焊台主机 检测电路 扩展组件 输出 副手柄 焊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焊台用手柄扩展组件,包括电源电路、切换主电路、芯片控制电路与副手柄检测电路,所述切换主电路包括切换器接口J2、J3、J4,二极管D2、D3、D4,NPN三极管Q1、Q2、Q3,以及与切换器接口J2、J3、J4连接的继电器K1、K2、K3,其中切换器接口J2为焊台主机输入,切换器接口J3为主手柄输出,切换器接口J4为副手柄输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台领域,具体为一种焊台用手柄扩展组件。
背景技术
焊台是一种常用于电子焊接工艺的手动工具,通过给焊料(通常是指锡丝)供热,使其熔化,从而使两个工件焊接起来。焊台包括由烙铁头、发热芯和绝缘材料组成的手柄,为发热芯提供电源的驱动板,对烙铁头和发热芯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控制板。与普通的电烙铁相比,具有如下的特点:
1、效率比较,恒温焊台的效率相对较高,热效率可以达到80%左右,电烙铁一般只能有50%;
2、能耗比较,恒温焊台能耗比较低,因为到了调节好的温度,就不在加温,相应的能耗较低,也就是说,同样的焊接效果,焊台用电较少;
3、回温比较,焊台的回温速度较快,相应的工人的工作效率较高;
4、耗材寿命比较,焊台的温度得到控制,不会无限升高,所以,烙铁头的寿命和发热芯的寿命较高。
在焊台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焊台本身的焊接手柄接口数量固定有且只有一个,在很多情况下,难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台用手柄扩展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焊台用手柄扩展组件,包括电源电路、切换主电路、芯片控制电路与副手柄检测电路,所述切换主电路包括切换器接口J2、J3、J4,二极管D2、D3、D4,NPN三极管Q1、Q2、Q3,以及与切换器接口J2、J3、J4连接的继电器K1、K2、K3,其中切换器接口J2为焊台主机输入,切换器接口J3为主手柄输出,切换器接口J4为副手柄输出;所述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连接切换器接口J4的第一端,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连接切换器接口J3的第一端,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连接切换器接口J4的第二端,继电器K2的常闭触点连接切换器接口J3的第二端,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连接切换器接口J4的第三端,继电器K3的常闭触点连接切换器接口J3的第三端;所述二极管D2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二极管D2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3的第二端,二极管D3的第一端连接K2的常开触点,二极管D3的第二端连接二极管D4的第二端,二极管D4的第一端连接继电器K3的常开触点,二极管D4的第二端连接电源电路;所述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2的第一端,NPN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6的第一端,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3的第一端,NPN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电阻R7的第一端,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4的第一端,NPN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8的第一端,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优选的,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的第二端连接芯片控制电路。
优选的,芯片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JP1、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与电阻R12,单片机JP1的引脚1连接电阻R9的第二端,单片机JP1的引脚4接地,单片机JP1的输出端引脚5、引脚6、引脚7分别连接电阻R10、电阻R11与电阻R12的第一端,电阻R12、电阻R11与电阻R10的第二端依次相连,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单片机JP1的引脚4并接地。
优选的,副手柄检测电路连接芯片控制电路的输入端,副手柄检测电路包括副手柄检测线J6、电阻R1、电阻R2、电阻R3、PNP三极管Q4与隔离光耦U1,副手柄检测线J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的第一端,副手柄检测线J6的第二端连接隔离光耦U1副边的集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帆;陈亮,未经杨帆;陈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813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锡膏回温定时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溅射靶材的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