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培养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266606.8 | 申请日: | 2019-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2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 发明(设计)人: | 卜一凡;武天林;李江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果园老农(北京)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8;C12M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1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本实用新型 滑出 内壁 恒温培养箱 恒温设备 内部中空 驱动装置 水平设置 箱体开口 一端开口 侧壁 拿取 适配 箱门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温培养箱,涉及恒温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的箱体、适配箱体开口端的箱门以及水平设置在箱体内的多个隔板,所述箱体的内壁与所述隔板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驱动隔板自动从箱体内滑出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隔板能够自动从箱体中滑出,避免工作人员在放置或者拿取待培养物品时触碰到箱体的内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恒温培养箱。
背景技术
恒温培养箱简称培养箱,是一类恒温腔体的统称,其主要作用为培养各种微生物或者组织、细胞等生物体。
现有的恒温培养箱大都是在箱体中设置隔板,将整个箱体的空间分隔成若干层,大多数为三层,隔板的作用是为了放置待培养物品,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人们将箱门打开,然后将待培养物品放到箱体内的隔板上,有时候箱体中的温度较高,操作人员在将待培养物品放入箱体中的时候会触碰到箱体的内壁,容易烫到双手,这样便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恒温培养箱,其优点是隔板能够自动从箱体中滑出,避免工作人员在放置或者拿取待培养物品时触碰到箱体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内部中空且一端开口的箱体、适配箱体开口端的箱门以及水平设置在箱体内的多个隔板,所述箱体的内壁与所述隔板的侧壁之间设置有驱动隔板自动从箱体内滑出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隔板受到箱门的作用力位于箱体内,当打开箱门时,隔板不受箱门的挤压,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隔板能够从箱体内自动弹出,当隔板弹出后,工作人员可以放置待培养物品或者将待培养物品从隔板上拿走,减小了工作人员的手触碰到箱体的内壁的可能性,避免烫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水平固接在箱体内壁上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隔板的侧壁上水平固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套设在所述弹性件的外侧,在所述滑动杆的内壁固设有一圈挡板,所述挡板呈环形,挡板的侧壁与弹性件的端部紧密抵接,挡板的内壁紧贴固定杆的外壁且能够沿着固定杆的轴线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箱门处于关闭状态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箱门打开时,隔板不再受到箱门的阻挡,此时,弹性件的反弹力推动滑动杆朝向弹出箱体内部的方向滑动,进而隔板也朝向弹出箱体内部的方向滑动,这样,工作人员可以将待培养物品放置到隔板上或者将待培养物品从隔板上拿走,减小了工作人员的手触碰到箱体的内壁的可能性,避免烫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呈“L”形,其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内壁上的固定块以及与固定块背离箱体内壁一侧固接的连接杆,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连接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箱门的一侧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关闭箱门时,箱门的侧壁能够首先与倒角相接触,方便在关闭箱门时,箱门能够推动隔板朝向箱体内部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门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凹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凹弧面,在关闭箱门时,箱门的凹弧面首先与隔板上的倒角相接触,在关闭箱门的过程中,箱门上的凹弧面与隔板之间相互滑动,能够更加方便的将隔板推入到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上均匀间隔开设有若干透风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风孔能够使箱体内部的空气流通,使箱体内部的空气可以上下对流,使物品受热更加的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风孔倾斜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果园老农(北京)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果园老农(北京)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6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