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及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1950.8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8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代玉博;戴亨伟;陈明星;李升高;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4;H01M2/30;H01M10/613;H01M10/655;H01M10/65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单元 第一极 顶盖片 电芯 极柱 熔断 导热垫片 导电 凸包 密封圈 注塑 本实用新型 空间利用率 安全性能 电池顶盖 电芯内部 电阻构件 动力电池 绝缘连接 散热结构 设计结构 向上突起 自我保护 顶盖 安装孔 电连接 防爆阀 绝缘件 铆接 模组 | ||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第一极柱导电单元、第二极柱导电单元以及防爆阀结构;所述顶盖片包括向上突起的导电凸包、位于所述导电凸包下方的第一极柱导电单元安装孔,所述第一极柱导电单元与所述顶盖片电连接;所述第二极柱导电单元与所述顶盖片绝缘连接;所述第一极柱导电单元包括注塑绝缘件,第一极柱和导热垫片,所述第一极柱包括熔断结构和散热结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在电芯遇到异常情况时自我熔断进行自我保护,而且导热垫片能够将电芯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出,降低电芯内部温度,提高电芯安全性能,还减少了密封圈、电阻构件及铆接快的使用,简化了极柱导电单元结构,降低了电池顶盖的高度,提升了模组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器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散热的动力电池顶盖及含有该顶盖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组成动力电池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动力电池结构的设计都比较复杂,尤其是顶盖结构,考虑到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电池内部往往设有熔断结构,一般来说设置在连接片上、下塑胶件以下的位置,当电池充放电产生大量热量时无法及时散出,热量的长期积累是一个安全隐患。中国专利CN208538929U公开了一种高效散热型动力电池顶盖,包括顶盖板、注液孔、散热孔、防水透气膜、绝缘套、正负极柱、散热管,该高效散热型动力电池顶盖,操作简单、功能强大,通过内置多组散热机构的配合效果,能够提高对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但是其增加了散热管、散热孔、防水透气膜,无疑加重了动力电池顶盖的重量,不利于提高能量密度,而且结构复杂,增加了加工工序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在电芯遇到异常情况时自我熔断进行自我保护,能够快速散热,降低电芯内部温度,提高电芯安全性能,还减少了密封圈、电阻构件及铆接快的使用,简化了极柱导电单元结构,降低了电池顶盖的高度,提升了模组的空间利用率。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第一极柱导电单元、第二极柱导电单元、贯穿于所述顶盖片上的防爆阀结构及安装于所述第一极柱导电单元安装孔的下塑件结构;所述顶盖片包括向上突起的导电凸包、位于所述导电凸包下方的第一极柱导电单元安装孔以及设置于所述顶盖片另一端的第二极柱导电单元安装孔;所述第一极柱导电单元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极柱导电单元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导电凸包电连接;所述第二极柱导电单元与所述顶盖片通过所述第二极柱导电单元安装孔绝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极柱导电单元包括注塑绝缘件,第一极柱和导热垫片,所述第一极柱与所述导热垫片通过所述注塑绝缘件固定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极柱包括熔断结构和散热结构,所述熔断结构注塑包裹到所述注塑绝缘件内,所述导热垫片嵌套在所述注塑绝缘件内,并分别与所述散热结构和所述导电凸包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凸包是实现所述第一极柱与汇流排的连接结构,可以为一层凸包结构也可以为两层或两层以上凸包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一层凸包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凸包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多边形以及其他异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凸包与所述顶盖片为一体冲压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极柱导电单元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多边形以及其他异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电池壳体、收容于电池壳体内的裸电芯、灌注于所述电池壳体内的电解液以及包括上述动力电池顶盖。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顶盖,利用可熔断式的极柱导电单元,通过在第一极柱上设置熔断结构,当动力电池出现异常时,大电流流过极柱,熔断结构被熔断,从而切断电路,提高电芯安全性;
2、通过设置导热垫片,能够将熔断处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出,降低电芯内部温度,提高电芯安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1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量化电池盖板结构
- 下一篇:二次电池及其顶盖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