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61341.2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7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祥;韩传高;董雷;马晓珑;贺锡鹏;王理博;卫大为;张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 |
代理公司: | 61200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塔 本实用新型 排气管 脱硫塔 腔室 气水分离 子腔室 火电厂烟气 气水分离器 烟气换热器 节能环保 循环利用 水汽 湿烟气 白烟 分隔 伸入 雾霾 烟气 连通 室内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白系统,包括脱硫塔以及与脱硫塔连通的除湿塔,所述除湿塔内为腔室,腔室内设置有用于对进入除湿塔内的湿烟气进行气水分离处理的气水分离器,气水分离器将腔室分隔为两个子腔室,所述脱硫塔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排气管一端,第一排气管另一端伸入除湿塔的一子腔室,另一子腔室通过第二排气管与烟气换热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从根本上消除了白烟及雾霾的形成因素,并充分利用了烟气中的水汽,实现了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维护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电厂湿法脱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火电厂烟气一般采用湿法脱硫,烟气经湿法脱硫吸收水分后,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湿烟气,湿烟气排放后遇到温度较低的大气,水蒸气凝结就会呈现白色的烟,烟气中水蒸气大部分来源于煤炭燃烧,少量来自脱硫系统。湿烟气夹杂着各种污染颗粒物,造成水蒸气不能上升,污染物也不能下降,漂浮在距地面一定高度,积少成多便成了雾霾。即使燃煤锅炉都达到超低排放水平,也不能彻底解决火电机组对大气雾霾影响,原因就是没有控制排放烟气的湿度,而这恰恰是形成雾霾的根源。目前国内烟气消白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烟气再热器GGH(Gas-Gas Heater),将脱硫塔出口的湿烟气与脱硫塔进口的干烟气换热,使脱硫塔出口的湿烟气间接换热到80℃以上变成干烟气排放。GGH形状和原理和空预器类似,运行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堵塞、腐蚀、串烟导致排放超标等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厂的正常运行。第二种采用热媒循环烟气再热器MGGH(Media Gas-Gas Heater),采用降温和升温两组换热器分离单独布置,成功解决了堵塞、串烟问题,腐蚀问题通过换热器使用耐腐材料。这两种方法共同点都是将湿烟气加热变成干烟气排放,没有从根源上降低烟气湿度,特别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消白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白系统,通过极大降低烟气湿度的方法,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烟气消白效果不佳的缺陷,同时还可以回收大量的凝结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火电厂烟气脱白系统,包括脱硫塔以及与脱硫塔连通的除湿塔,所述除湿塔内为腔室,腔室内设置有用于对进入除湿塔内的湿烟气进行气水分离处理的气水分离器,气水分离器将腔室分隔为两个子腔室,所述脱硫塔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排气管一端,第一排气管另一端伸入除湿塔的一子腔室,另一子腔室通过第二排气管与烟气换热器连接;
所述第一排气管上设置有除湿喷头,所述除湿喷头用于对第一排气管内的脱硫后烟气进行喷淋降温。
所述气水分离器将腔室分隔为上下两个子腔室。
所述除湿塔的底部的设置有凝结水出口,所述凝结水出口通过喷淋泵和循环水换热器与除湿喷头连通,所述喷淋泵和循环水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用于调节除湿喷头的喷淋水量的喷淋阀。
所述喷淋泵用于排出除湿塔中的凝结水,其中一部分凝结水输入至循环水换热器,其余的凝结水输送至回收单元。
所述烟气换热器上分别设置有换热烟气入口、换热烟气出口和烟气排放口,其中:
换热烟气入口连通引风机的输出端,换热烟气出口连通引风机的输入端,烟气排放口连通烟囱。
所述烟气换热器与引风机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换热阀,换热阀用于调节热干烟气的进入量。
所述引风机的输入端还接入有干烟气。
所述喷淋泵与回收单元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冷凝水回收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先对脱硫后的湿烟气进行降温除湿处理,再将除湿后的低温烟气升温成干烟气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61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