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混凝土墙体施工缝质量的模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8198.1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7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军;任香云;孙海军;陈振海;赵文婷;崔俊英;张小刚;潘国庆;张小林;李毅文;郑宏飞;袁彤;朱洁;白小斌;李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 |
代理公司: | 14101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茂春 |
地址: | 03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墙体 下墙体 混凝土墙体 墙体模板 施工缝 留槽 对拉螺杆 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 模板结构 施工工艺 有效控制 接缝处 可周转 墙体 施工 制作 紧贴 美观 平整 灵活 | ||
一种控制混凝土墙体施工缝质量的模板结构,包括墙体模板、上墙体、下墙体,其特征是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接缝处且紧贴墙体模板处设有留槽条,留槽条的长度与墙体厚度相同,宽度是15mm,高度是30mm;留槽条与墙体模板固定,对拉螺杆将上墙体模板与上墙体连接固定,下墙体模板与下墙体通过对拉螺杆将连接固定。采用本实用新型施工简单,有效控制了混凝土墙体的施工缝观感,确保了施工质量,完成的成品能达到表面光滑、美观、接茬平整顺直。混凝土墙体施工缝施工工艺制作简便,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可周转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适应于地下综合管廊、箱涵、地下快速通道、楼层外墙施工时混凝土墙体工程。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当进行混凝土墙施工时,通常实使用模板与下层墙体(或者导墙)搭接后用方木、钢管、对拉螺栓拉紧固定。但是在由于模板与墙体拼缝不严,双面胶黏贴力不同,工人操作也很难做到每一个细节都保证足够的粘结,工人振捣施工缝处的混凝土的尺度也很难把握,振捣时间长容易涨模、漏浆,振捣时间短容易出现振捣不到位;因此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成后,施工缝不顺直、观感差,甚至有漏浆,严重者出现烂根现象,在后续的质量检查验收修复过程中,不但需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材料进行维修,给质量买下隐患,还给建设单位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混凝土墙体施工缝的质量,杜绝模板与墙体拼接不严,导致的漏浆、烂根等现象,有效提高混凝土墙体的施工质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混凝土墙体施工缝质量的模板结构。
一种控制混凝土墙体施工缝质量的模板结构,包括墙体模板、上墙体、下墙体,其特征是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接缝处且紧贴墙体模板处设有留槽条,留槽条的长度与墙体长度相同,宽度是15mm,高度是30mm;留槽条与墙体模板固定,对拉螺杆将上墙体模板与上墙体连接固定,下墙体模板与下墙体通过对拉螺杆将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应用后提高了混凝土墙体施工缝质量,节约了建筑成本、减少了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完成的成品能达到表面光滑、美观、接茬平整顺直,该施工工艺制作简便,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可周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下墙体施工构造图。
图2是上墙体施工构造图。
图3是留槽条的结构图。
图中:1、下墙体模板,2、留槽条,3、下墙体,4、上墙体模板,5、上墙体,6、对拉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墙体模板、上墙体、下墙体,其特征是上墙体与下墙体之间接缝处且紧贴墙体模板处设有留槽条,
留槽条的长度与墙体厚度相同,宽度是15mm,高度是30mm;留槽条与墙体模板固定,对拉螺杆将上墙体模板与上墙体连接固定,下墙体模板与下墙体通过对拉螺杆将连接固定。
墙体模板包括上墙体模板、下墙体模板。
首先施工下部墙体3时,先将留槽条2固定在下墙体模板1的顶部边缘处,然后通过对拉螺杆6将下墙体模板1连接固定,最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下墙体3,并有留槽。
待下墙体3的混凝土凝固以后,进行上墙体5的施工,通过对拉螺杆6将上墙体模板4与下墙体3连接固定,然后浇筑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二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81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