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织机的递纬器纱夹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7875.8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6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超仕达特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7/23 | 分类号: | D03D47/23 |
代理公司: | 33253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抗震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部 公榫结构 母榫结构 纱线 榫头 第二夹持臂 第一夹持臂 递纬器 立壁 适配 榫槽 外部包覆橡胶 本实用新型 底面夹角 接触方式 前端设置 四棱台状 点接触 有效地 织机 夹纱 铰接 纱夹 纱架 技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织机的递纬器纱夹,包括铰接的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前端设置有夹持部,其中,所述夹持部包括设置于第一夹持臂前端的公榫结构、设置于第二夹持臂前端的母榫结构,母榫结构与公榫结构适配;公榫结构包括呈四棱台状的榫头,母榫结构包括与榫头适配的榫槽;榫头的立壁与其顶部间夹角α大于榫槽的立壁与其底面夹角β。通过将夹持部设置为公榫结构和母榫结构,改变了现有的递纬器纱架中夹持部的夹纱形式,将纱线与夹持部之间的接触方式改变为点接触。有效地增大了夹持部对纱线的压力,提升了夹持部与纱线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在榫头外部包覆橡胶层,技能有效的提升摩擦力又能对纱线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织机的递纬器纱夹。
背景技术
剑杆织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梭织机,它除了具有无梭织机高速、高自动化程度、高效能生产的特点外,其积极引纬方式具有很强的品种适应性,能适应各类纱线的引纬。随着无梭织机取代有梭织机,剑杆织机将成为机织物的主要生产机种;纬纱夹持机构作为剑杆织机中的重要单元,现有的递纬器纱夹对作为土工布编织原料的扁平纱线普遍夹持效果不好,且易损伤纱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夹持纬纱从而起到较好的传递纬纱效果的用于织机的递纬器纱夹。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织机的递纬器纱夹,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铰接;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前端设置有夹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设置于第一夹持臂前端的公榫结构、设置于第二夹持臂前端的母榫结构,所述母榫结构与公榫结构适配;公榫结构包括呈四棱台状的榫头,母榫结构包括与榫头适配的榫槽;榫头的立壁与其顶部间夹角α大于榫槽的立壁与其底面夹角β。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α与夹角β之间的角度差在3°~8°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榫头顶部设置有垂直于纬纱前进方向的凸条。
进一步地,所述榫头外部包覆有橡胶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夹持部设置为公榫结构和母榫结构,从而改变了现有的递纬器纱架中夹持部通过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来夹持纱线的夹纱形式,使得纱线与夹持部之间的接触方式由线接触改变为点接触。在不增大递纬器纱夹夹持力的情况下,有效地增大了夹持部对纱线的压力,从而提升了夹持部与纱线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递纬器纱夹的夹持效果。同时在公榫结构中的榫头外部包覆橡胶层,在提升纱线与夹持部之间摩擦力的同时,也在夹纱的时候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纱线的效果,防止了纱线被榫头和榫槽夹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持部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00.第一夹持臂 200第二夹持臂 300.转轴 400.夹持部 410.公榫结构 411.榫头 412.凸条 420.母榫结构 421.榫槽 500.橡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超仕达特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超仕达特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78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编织机的供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带吸尘腔室的环保喷气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