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椎后路单开门固定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7340.0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5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彬;王伟;于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A61B17/70 |
代理公司: | 13120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秦敏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05003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板 椎板 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 颈椎后路 单开门 固定板 骨科内植物 交叉设置 两端支撑 手术效果 第一端 支撑 长轴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固定板,属于骨科内植物领域,包括:连接板,用于与切断椎板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交叉板,一端与连接板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切断椎板的第二端连接;以及第二交叉板,与第一交叉板交叉,一端与连接板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切断椎板的第二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颈椎后路单开门固定板,第一交叉板和第二交叉板在各自的长轴方向上对切断椎板的两端形成支撑,通过将第一交叉板和第二交叉板交叉设置,使得在两个方向上对切断椎板的两端形成支撑,保证了切断椎板两端支撑的稳定性,保证了手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内植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固定板。
背景技术
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一般是将颈椎椎体一侧的椎板打开一半作为铰链,另外一侧的椎板切断作为开门侧,把开门侧的椎板翻开,然后用固定板把开门侧椎板的两端支撑住,最后用螺钉将固定板和椎体牢固固定,防止开门侧椎板关上。
现有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所采用的固定板呈长条形,其两端分别与切断椎板的两端固定,其主要在自身的长轴方向上形成支撑,保持切断椎板的两端不会闭合。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患者术后的颈部会有一定的活动,切断椎板的两端不仅有相互接近的闭合趋势也存在一定的相对错位趋势,这导致现有的固定板难以对切断椎板的两端形成稳定的支撑,造成手术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固定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板难以对切断椎板的两端形成稳定的支撑,造成手术效果不理想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颈椎后路单开门固定板,包括:连接板,用于与切断椎板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交叉板,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切断椎板的第二端连接;以及第二交叉板,与所述第一交叉板交叉,一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切断椎板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长轴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位于所述连接板短轴方向上的同一侧,所述第一交叉板和所述第二交叉板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长轴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切断椎板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三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交叉板和所述第二交叉板位于所述连接板板面的同一侧,且所述连接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一交叉板的板面呈钝角α,所述连接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二交叉板的板面呈钝角β。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交叉板一端设有用于与切断椎板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交叉板板面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一交叉板的板面呈钝角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交叉板设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形成用于卡接切断椎板的第二端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板设有用于与切断椎板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一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交叉板一端设有用于与切断椎板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交叉板板面的两侧,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二交叉板的板面呈钝角λ。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交叉板设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形成用于卡接切断椎板的第二端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用于与切断椎板的第二端连接的第二固定孔。
在使用时,将连接板与切断椎板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交叉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与切断椎板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切断椎板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交叉板的一端通过连接板与切断椎板的第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切断椎板的第二端连接。从而实现将切断椎板的两端撑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未经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7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