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PC盖板试验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6713.2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5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辉;辛帅;陈振杰;张向文;刘超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广信工程试验检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底座 横梁 本实用新型 承载板 千斤顶 刻度尺 中心处 盖板 检测技术领域 试验检测装置 零刻度线 竖直安装 荷载 滑杆 竖直 通孔 压板 平行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PC盖板试验检测装置,涉及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千斤顶、滑杆、横梁和压板;底座上竖直设有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四立柱和第三立柱;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四立柱、第三立柱之间设有承载板;承载板与底座平行;承载板的中心处开设有一实验通孔;千斤顶竖直安装在底座上,横梁为两个;一横梁的一端与第一立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四立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横梁的一端与第二立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立柱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横梁上设有第二刻度尺;第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位于横梁的中心处。本实用新型便于检测RPC盖板的开裂荷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RPC盖板试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国际通称RPC),自上世纪90年代问世以来,因其优越性能克服了传统混凝土强度低、脆性大和耐久性差的缺点,迅速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焦点,并逐步应用于工程建设。2009年3月,我国铁道部业已决定在全部客运专线建设中采用RPC替代普通混凝土制造路基桥梁电缆槽盖板及人行道步板,自此实现了RPC盖板在全世界的首次大规模应用。
试验检测工作对工程质量或者结构性能影响重大,试验检测不仅能严格控制工程用原材的质量,而且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和提高工程质量也有重要意义。于RPC盖板而言,虽然其生产工艺已臻成熟,但其成品的抗裂性与承载能力合格与否,还需经试验检测判定。我国现行标准中,严格规定了盖板抗裂性承载能力的最低限值,也对盖板抗裂性与承载能力的检测方法提出具体要求,但对试验检测用设备无具体描述,这对RPC盖板的试验检测工作带来不便,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RPC盖板试验检测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因没有具体的检测设备而导致RPC盖板的试验检测工作不便,大大降低工人对比盖板抗裂性与承载能力的检测的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RPC盖板试验检测装置,其中,包括底座、千斤顶、滑杆和横梁;
所述底座为矩形;所述底座上竖直设有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四立柱和第三立柱;
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四立柱、第三立柱之间设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与所述底座平行;所述承载板的中心处开设有一实验通孔;
所述千斤顶竖直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千斤顶与所述实验通孔正对;所述千斤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千斤顶与待测RPC盖板之间的压力;
所述滑杆为两个;其中一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两所述滑杆相互平行;所述滑杆位于所述承载板的上方且与所述承载板平行;所述滑杆上设有第一刻度尺,所述第一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位于所述滑杆的中心处;所述滑杆上还设有两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且所述压板与所述滑杆垂直;
所述横梁为两个;一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所述横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立柱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上设有第二刻度尺;所述第二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位于所述横梁的中心处;
所述横梁与所述压板之间通过一伸缩机构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广信工程试验检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广信工程试验检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67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