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解决多品种钢软管组合件的打压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4832.4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9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许鹤鸣;肖向东;张汝刚;谢正超;蔡腊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江淮汽车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22 | 分类号: | F16L3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压 外螺纹 内螺纹 密封结构 内部设置 钢软管 组合件 螺纹 对边 六角 本实用新型 软管组合件 碳素结构钢 顶部内壁 管路打压 接头顶端 生产要求 质量保障 多品种 检测气 测漏 底端 密性 气密 钢管 装车 检测 通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解决多品种钢软管组合件的打压接头,包括内螺纹打压接头、外螺纹打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打压接头顶端设置有第一半径SR7.5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半径SR7.5密封结构底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内螺纹打压接头底端内部设置有第一六角对边孔,所述外螺纹打压接头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外螺纹打压接头顶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半径SR7.5密封结构,所述外螺纹打压接头底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六角对边孔,所述内螺纹打压接头、外螺纹打压接头均选用碳素结构钢,提高钢管软管组合件100%气密打压的生产要求,对后续组合件装车提供质量保障,钢软管检测气密性提高及检测范围更加广泛,同时通用性较好,可以实现其他管路打压测漏的通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特别涉及一种解决多品种钢软管组合件的打压接头。
背景技术
打压侧漏是管子生产环节中重要的检验环节,要满足钢管软管组合件100%气密打压的生产要求,且钢管软管组合件品种多、弯管走向、扣压角度都不规则,导致专用设备无法通用,给打压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打压是检测组合件是否合格的重要的一个步骤,若此步骤效果不好很可能在后续装车过程中出现问题。
市场上钢管软管组合件品种多、弯管走向、扣压角度都不规则,导致气密打压不容易实施,气密性差会影响产品质量问题无法检查,因此,发明一种解决多品种钢软管组合件的打压接头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多品种钢软管组合件的打压接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解决多品种钢软管组合件的打压接头,包括内螺纹打压接头、外螺纹打压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打压接头顶端设置有第一半径SR7.5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半径SR7.5密封结构底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内螺纹打压接头底端内部设置有第一六角对边孔,所述外螺纹打压接头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外螺纹打压接头顶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半径SR7.5密封结构,所述外螺纹打压接头底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六角对边孔。
优选的,所述内螺纹打压接头、外螺纹打压接头均选用碳素结构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内螺纹打压接头、外螺纹打压接头,提高钢管软管组合件100%气密打压的生产要求,对后续组合件装车提供质量保障,钢软管检测气密性提高及检测范围更加广泛,同时通用性较好,可以实现其他管路打压测漏的通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螺纹打压接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螺纹打压接头示意图。
图中:1内螺纹打压接头、2第一半径SR7.5密封结构、3第一螺纹、4第一六角对边孔、5外螺纹打压接头、6第二半径SR7.5密封结构、7第二螺纹、8第二六角对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解决多品种钢软管组合件的打压接头,包括内螺纹打压接头1、外螺纹打压接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螺纹打压接头1顶端设置有第一半径SR7.5密封结构2,所述第一半径SR7.5密封结构2底部设置有第一螺纹3,所述内螺纹打压接头1底端内部设置有第一六角对边孔4,所述外螺纹打压接头5顶部内壁设置有第二螺纹7,所述外螺纹打压接头5顶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半径SR7.5密封结构6,所述外螺纹打压接头5底部内部设置有第二六角对边孔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江淮汽车制管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江淮汽车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48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有效确定安装走向的软管穿孔接头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高压胶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