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自稳定性腰骶段人工椎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4001.7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1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俭涛;杨寅;高延征;王润青;余正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F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稳定性 腰骶段 人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自稳定性腰骶段人工椎体,上椎体部件由底板、侧板与外圆柱壳构成;下椎体部件由梯形基台、防滑板及内圆柱壳构成,其与骶骨上终板接触面上设有锯齿状突起;防滑板位于梯形基台前下方,其与基台上设有锯齿状突起的平面设有夹角梯度,与骶骨前面紧密贴附,防止假体后移引起脊髓压迫;上椎体部件和下椎体部件通过外圆柱壳体和内圆柱壳体相互插接而连接,内设防止相互转动的限位装置。整个假体与骨面接触处有羟基磷灰石涂层,圆柱壳内部可以植骨融合。本实用新型可以替代结核、肿瘤等疾病引起的L5及邻近椎间盘破坏,重建手术部位的生理曲度及稳定性,不但操作方便而且其高度与角度易于调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医疗技术领域中的医用假体制造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可调式自稳定性腰骶段人工椎体。
背景技术
腰骶段是人体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骨盆形态、承载上身重量、缓冲脊柱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生理作用。该区域既是腰椎前曲与骶椎后曲的移行节段,又是运动范围较大的腰椎与基本无运动功能的骶椎衔接部位。独特的解剖形态以及生物力学环境导致该部位是椎间盘突出、椎体滑脱、脊柱侧弯、感染等疾病的高发区域。上述疾病常常引起椎间盘或椎体破坏,导致腰骶段脊柱生理弯曲及稳定性受损。脊柱生理弯曲及稳定性的破坏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局部各组织结构的受力不平衡,使腰骶段内在力的传递失去平衡,引起肌肉劳损、疼痛、无力等不良反应,久之可导致脊髓压迫、脊柱畸形、下肢瘫痪等并发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重建腰骶段脊柱生理弯曲及稳定性是治疗该部位疾病的关键。
因腰骶段局部解剖结构的特殊性,针对上述疾患尚缺乏统一的术式。传统的前路手术优势是能在直视下进行病灶清除,而其缺点为:①大动脉、静脉及重要脏器均在附近,手术人路风险大;②缺乏合适的此部位内固定方法,既能清除病灶后稳定固定,又能降低血管并发症。而单纯后入路虽然在治疗腰骶段中、后柱病变时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但该术式对于前柱以及腰骶段前方病变往往难以实现责任病灶的彻底清理而且易引起周围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为了解决上述难题,诸多学者采用前路病灶清理及植骨融合联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上述疾病,虽然该手术具有病灶清理完全、脊髓神经减压充分等优势,但也存在着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等弊端。
目前,在可查的范围之内,前路手术内固定主要有腰骶椎解剖型钛板、髂骨植骨钢板固定、髂骨植骨侧方单钉棒或双钉单棒系统固定、植骨联合后方钉棒固定等。许建中等应用腰骶椎前路自锁钛板固定,认为该固定方法可减少融合节段,提供可靠固定。然而此类方法固定强度有限,固定物可调控灵活性不足(如螺钉方向、钢板长度和椎体间加压等),而且难以用于L5椎体破坏严重的患者。杨寅等虽然通过一期侧前路钛笼植骨融合联合侧前方双钉棒系统固定成功治疗了30例腰骶段结核的患者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也存在钛笼下沉等并发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亦未发现有关适用于L5椎体及邻近椎间盘破坏的自稳性人工椎体的报道,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腰骶段假体设计中尚属首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调式自稳定性腰骶段人工椎体,它克服了现有的人工椎体的缺点,充分考虑手术入路及临床操作,它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上下椎体、对人工椎体上的螺孔和螺钉配合方式进行改进、在椎体上设置与人体骨骼相对应的角度等操作方式来实现,使新型的椎体不但高度、角度易于调整,而且可以较好的实现手术部位生理曲度与稳定性的重建。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式自稳定性腰骶段人工椎体,它包括上椎体部件和下椎体部件。
所述的上椎体部件包括底板、侧板、外圆柱壳,所述的外圆柱壳连接于底板下部,底板侧面设有侧板;所述的下椎体部件包括梯形基台、防滑板、内圆柱壳,所述的内圆柱壳连接于梯形基台的上部,梯形基台的底部侧面设有防滑板;所述的上椎体部件和下椎体部件通过外圆柱壳和内圆柱壳相互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的上椎体部件和下椎体部件上分别设有连接到人体骨骼的螺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40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香保润包装材料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医护治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