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湖泊的湖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2448.0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37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梁智博;梁皓钦;朱春伟;邓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茂源水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43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湖床 生态 本实用新型 无纺土工布 湖泊 等高 竖直 填土 铺设 景观性 坡状 水土流失 抵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湖泊的湖床结构,包括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湖坡,所述第一阶梯包括以所述湖泊的半径r为基准,位于湖床1/3r的圆上的一圈第一生态桩和竖直铺设在在第一生态桩外侧的无纺土工布,所述第一生态桩外侧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生态桩等高的填土;所述第二阶梯位于第一阶梯的外侧,所述第二阶梯包括位于湖床2/3r的圆上的一圈第二生态桩,和竖直铺设在第二生态桩外侧的无纺土工布,所述第二生态桩外侧还具有与所述第二生态桩等高的填土;所述湖坡位于第二阶梯外侧。本实用新型将湖床设计成具有多个阶梯的坡状湖底,使得湖床能够更好的抵抗水土流失,景观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湖泊的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湖泊的湖床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不断升级,我国境内多处水体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在湖泊的生态修复中,由于湖泊出水量大,生态修复速度慢,除了工程量大之外,施工完成以后,植物、微生物等繁殖速度跟不上环境的持续污染速度,从而导致湖泊在治理后恢复生态的效果不佳,且不能同时兼顾湖泊的景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生态湖泊的湖床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湖泊的湖床结构,包括第一阶梯、第二阶梯和湖坡,所述第一阶梯包括以所述湖泊的半径r为基准,位于湖床1/3r的圆上的一圈第一生态桩和竖直铺设在在第一生态桩外侧的无纺土工布,所述第一生态桩外侧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生态桩等高的填土;所述第二阶梯位于第一阶梯的外侧,所述第二阶梯包括位于湖床2/3r的圆上的一圈第二生态桩,和竖直铺设在第二生态桩外侧的无纺土工布,所述第二生态桩外侧还具有与所述第二生态桩等高的填土;所述湖坡位于第二阶梯外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生态湖泊的湖床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湖床采用阶梯式的结构,将湖床设计成具有多个阶梯的坡状湖底,并且每级阶梯均采用生态桩和无纺土工布的围挡结构,使得每个阶梯的围挡均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该透水性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挖出的污泥填埋后,污泥中的水能够从透水围挡中流入湖底,从而使得填埋后的污泥能快速干燥板结,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避免因为施工工期长而受到降雨降雪等天气的影响,并且填埋后污泥板结的越好,再次打入生态桩时就越稳固,围挡作用越好,另一方面,在整个湖泊修复完成后,围挡的透水性使得水生微生物和水生植物能够附着在围挡上生存,也使得湖泊能够为湖坡上的植物提供水分,生态更加平衡。本实用新型中修复完成后的湖床大体上成斜坡状,这样能有效防浪,坡状湖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低于湖水的波浪,减少湖边的水土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中湖床结构沿半径方向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生态湖泊的湖床结构,包括第一阶梯10、第二阶梯20和湖坡30,所述第一阶梯10包括以所述湖泊的半径r为基准,位于湖床1/3r的圆上的一圈第一生态桩11和竖直铺设在在第一生态桩11外侧的无纺土工布12,所述第一生态桩11外侧还具有与所述第一生态桩11等高的填土13;所述第二阶梯20位于第一阶梯10的外侧,所述第二阶梯20包括位于湖床2/3r的圆上的一圈第二生态桩21,和竖直铺设在第二生态桩21外侧的无纺土工布22,所述第二生态桩21外侧还具有与所述第二生态桩21等高的填土23;所述湖坡30位于第二阶梯20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茂源水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茂源水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24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工生态浮岛植物栽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黑臭水体治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