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钢管成型机的同步连续式切割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5300.4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4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复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尼西卫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21/00 | 分类号: | B23D21/00;B23D33/00;B23Q11/00;B23Q11/10 |
代理公司: | 33233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龙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座 钢管 切割 本实用新型 夹紧部件 切割部件 机械加工领域 钢管成型机 工作台移动 钢管切割 工作步骤 工作效率 活动连接 降温部件 切割机构 机座轴 连续式 工作台 移动 清洗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钢管成型机的同步连续式切割机构,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包括机座,所述的机座上设有能沿着机座轴向反复移动的夹紧部件,所述的夹紧部件包括与机座活动连接的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切割钢管并能对钢管切割处降温的切割清洗降温部件。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该装置将切割部件设置在移动的工作台上,当工作台移动钢管的同时,切割部件完成切割钢管的工作步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钢管成型机的同步连续式切割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管成型机在加工钢管时,往往都是将切割钢管与移动钢管步骤分开,先将钢管先切割好之后再移动到下一个加工步骤中,在一次制作过程中,需要消耗切割与移动两个时间段,增加了工作的时间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钢管成型机的同步连续式切割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管成型机的同步连续式切割机构,包括机座,所述的机座上设有能沿着机座轴向反复移动的夹紧部件,所述的夹紧部件包括与机座活动连接的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用于切割钢管并能对钢管切割处降温的切割清洗降温部件。
在上述的用于钢管成型机的同步连续式切割机构中,所述的夹紧部件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设有夹紧驱动器,所述的夹紧驱动器的输出轴贯穿连接板且夹紧驱动器的输出轴端部设有能沿着夹紧驱动器的输出轴方向反复前后移动的第一夹紧板。
在上述的用于钢管成型机的同步连续式切割机构中,所述的夹紧驱动器上设有可转动的调节轮盘,所述的调节轮盘上的输出轴伸入到夹紧驱动器内且与夹紧驱动器的输出轴连接。
在上述的用于钢管成型机的同步连续式切割机构中,工作台上且与第一夹紧板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夹紧板,所述的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合围形成供钢管穿入的通道,所述的第一夹紧板与第二夹紧板上分别设有切割槽。
在上述的用于钢管成型机的同步连续式切割机构中,所述的切割清洗降温部件包括切割机,以及设置在切割机上的水管。
在上述的用于钢管成型机的同步连续式切割机构中,所述的切割机包括与工作台铰接的切割台,所述的切割台上设有切割罩和切割驱动器,切割驱动器的输出轴的端部设有位于切割罩内的切割盘,所述的切割台上设有注水器,所述的注水器连接水管,水管的端部通入切割罩内。
在上述的用于钢管成型机的同步连续式切割机构中,所述工作台远离夹紧部件的一侧设有两个位于机座上的移动驱动器,所述的移动驱动器的输出轴通过丝杆与工作台螺接。
在上述的用于钢管成型机的同步连续式切割机构中,所述的移动驱动器有两个并沿工作台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每个移动驱动器连接有一根丝杆,工作台底部设有与丝杆一一对应并螺接的丝套。
在上述的用于钢管成型机的同步连续式切割机构中,第一夹紧板与第二夹紧板的端面上分别设有夹紧槽,且第一夹紧板与第二夹紧板上的夹紧槽相互对置并合围形成供钢管穿入的通道。
在上述的用于钢管成型机的同步连续式切割机构中,所述的机座上设有与工作台活动连接的防撞轴,所述的防撞轴上设有防撞弹簧,工作台底部设有与防撞轴位置相对应的防撞穿孔,当工作台靠近防撞轴时,防撞轴插入到防撞穿孔中且防撞弹簧的端部抵靠在工作台的侧壁上。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该装置将切割部件设置在移动的工作台上,当工作台移动钢管的同时,切割部件完成切割钢管的工作步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该装置装有清洗降温部件,在切割钢管的过程中,冲刷掉金属屑并对切割盘进行降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尼西卫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尼西卫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53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