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内镜床旁预处理自动加酶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43083.5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0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梁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婵 |
主分类号: | A61B1/12 | 分类号: | A61B1/12;A61G13/10 |
代理公司: | 11471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护罩 传输机构 皮带式 预处理 内镜 支架 本实用新型 一次性容器 底座连接 输送装置 加酶 底座 控制器连接 存贮机构 交叉感染 移动方便 自动输送 自动注液 控制器 贮液罐 酶液 洗消 消毒 穿过 抛弃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内镜床旁预处理自动加酶输送装置,包括防护罩和底座,防护罩与底座连接;底座上设有皮带式传输机构,防护罩与底座连接处设有供皮带式传输机构穿过的通道,皮带式传输机构穿设在通道内;防护罩内部设有支架,支架上设有贮液罐和一次性容器存贮机构,皮带式传输机构设置在支架下方;防护罩内还设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内设有控制器,皮带式传输机构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内镜床旁预处理自动加酶输送装置,结构合理,移动方便,具有容器自动输送、自动注液、自动抛弃一次性容器等功能,解决了内镜高水平消毒前各洗消用物的“一用一更换”的问题,避免了在床旁预处理时吸引共用的酶液可能引起的交叉感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内镜床旁预处理自动加酶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内镜检查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项目,由于内镜需要与患者的皮肤、黏膜、分泌物、体液等进行直接接触,如果受到污染或者消毒处理不当时,极易将病原菌带入患者体内,造成医源性感染,因此,在内镜从患者体内取出后与光源和视频处理器拆离之前,应立即用含有清洗液的湿巾或湿纱布擦去外表污物,且擦拭用品应一次性使用,
相关技术中,在清洗时,将内镜的前端置入装有多酶清洗液的容器中,启动吸引功能,抽吸清洗液至其流入吸引管,反复送气与送水至少10s。上述两洗消环节都要求在内镜高水平消毒前各洗消用物的“一用一更换”,但目前由于采用人工换液的办法,在床旁预处理时吸引共用的酶液对内镜进行吸引冲洗普遍存在,导致工作人员在清洗时操作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内镜床旁预处理自动加酶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内镜在清洗时需要“一用一更换”导致工作人员在清洗时非常不便以及可能引起的交叉感染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内镜床旁预处理自动加酶输送装置,包括:防护罩和底座,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底座上设有皮带式传输机构,所述防护罩与所述底座连接处设有供所述皮带式传输机构穿过的通道,所述皮带式传输机构穿设在所述通道内;
所述防护罩内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贮液罐和一次性容器存贮机构,所述皮带式传输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下方;
所述防护罩内还设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内设有控制器,所述皮带式传输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皮带式传输机构包括:
驱动轮、电机、传送带轮和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套设于所述驱动轮和传送带轮外,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传送带轮的半径相等;
所述驱动轮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性容器存贮机构包括:
多个贮料桶、挡料电磁铁、放料电磁铁以及到位传感器;
所述挡料电磁铁、放料电磁铁、到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贮液罐顶部设有加液口,用于添加清洗液;
所述贮液罐底部出口处设有:
注液电磁阀,用于所述贮液罐中清洗液的定量加注;
所述注液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
启动按钮和清除按钮;
所述启动按钮、清除按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固定器,用于固定所述贮料桶。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上设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婵,未经梁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430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度可调节医用额镜
- 下一篇:一种绿蓝光呈像鼻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