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硫化的高频感应加热底盘及智能高频感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8675.8 | 申请日: | 2019-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6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珽;傅保华;吴平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喆能环保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8 | 分类号: | B29C35/08;B29D30/06;H05B6/06;H05B6/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徽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5 | 代理人: | 卢杏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松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频感应加热 底盘 内模具 高频感应 轮胎硫化 轮胎 发热 高频感应电源 高频感应线圈 控制信号 数字智能 智能 加热 热量传递过程 本实用新型 热传递方式 加热目标 交变磁场 交变电流 轮胎表面 能量通过 热量耗散 热量损失 时间输出 热转换 输出 转化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轮胎硫化的高频感应加热底盘及智能高频感应系统,智能高频感应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数字智能高频感应电源和高频感应加热底盘;PLC控制系统根据输入的加热目标温度和加热时间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数字智能高频感应电源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的交变电流至高频感应加热底盘,使高频感应加热底盘中的高频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并使轮胎内模具发热,以加热所接触的轮胎表面。由于直接控制轮胎内模具发热,改变了传统热传递方式,减少了热量传递过程和热转换过程的热量损失;且高频感应线圈自身发热的热量与轮胎内模具相比非常小,绝大部分能量通过轮胎内模具转化;从而解决了现有轮胎硫化的热量耗散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轮胎硫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硫化的高频感应加热底盘及智能高频感应系统。
背景技术
轮胎硫化是轮胎生产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它决定了轮胎最终产品质量的优劣。目前,在轮胎硫化工艺中普遍采用的设备是轮胎定型硫化机,其加热部分主要由蒸汽室和热工管路等部分组成。轮胎的硫化工序中需要消耗大量蒸汽,但这些蒸汽的热量被实际有效利用的很少,这是因为需要经过多次热传递,大部分的能量在管路循环和热传递过程中被散失掉,从而导致能源利用率很低。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硫化技术虽然对能源的利用率有所提高,但热量耗散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仍有产生冷凝水沉积并造成热量传递不均的问题,而且较难实现真正的智能自动化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胎硫化的高频感应加热底盘及智能高频感应系统,以解决现有轮胎硫化的热量耗散和不能实现自动化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轮胎硫化的高频感应加热底盘,其包括上加热底盘和下加热底盘;
所述上加热底盘为由第一外承压面和第一内承压面组成的中空圆环;在上加热底盘的线圈底盘上设置第一中承压面,用于将上加热底盘划分为两个容置腔;两个容置腔的底部分别设置第一电磁屏蔽层,多组第一高频感应线圈均匀分布在对应的第一电磁屏蔽层上,两个容置腔内的第一高频感应线圈上分别覆盖一第一隔热保温层;
所述下加热底盘为由第二外承压面和第二内承压面组成的中空圆环;在下加热底盘的线圈底盘的中部设置一轮胎内模具,轮胎内模具的内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在下加热底盘的线圈底盘上设置一环形的第二中承压面,用于将下加热底盘划分为两个容置腔;两个容置腔的底部分别设置第二电磁屏蔽层,多组第二高频感应线圈均匀分布在对应的第二电磁屏蔽层上,两个容置腔内的第二高频感应线圈上分别覆盖一第二隔热保温层;
高频交变电流流过高频感应线圈时使上加热底盘和下加热底盘发热并传递给轮胎内模具,加热所接触的轮胎表面。
可选地,所述的轮胎硫化的高频感应加热底盘中,所述第一外承压面、第一中承压面和第一内承压面的顶面与第一隔热保温层的顶面持平。
可选地,所述的轮胎硫化的高频感应加热底盘中,所述第一外承压面的外围设置带有保温外罩的轮胎外模具。
可选地,所述的轮胎硫化的高频感应加热底盘中,所述第二外承压面、第二中承压面和第二内承压面的顶面与第二隔热保温层的顶面持平。
可选地,所述的轮胎硫化的高频感应加热底盘中,所述第一隔热保温层和第二隔热保温层的底部设置有凹槽,用于固定对应的高频感应线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胎硫化的智能高频感应系统,包括PLC控制系统、数字智能高频感应电源和所述的轮胎硫化的高频感应加热底盘;
所述PLC控制系统根据输入的加热目标温度和加热时间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数字智能高频感应电源根据控制信号输出对应强度的高频交变电流至高频感应加热线圈,使高频感应加热底盘在高频交变磁场中产生涡电流并使轮胎内模具发热,以加热所接触的轮胎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喆能环保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喆能环保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8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