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吸收再生脱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7908.2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4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梅芳;宋成举;冷华春;李晓博;仇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佳运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48 | 分类号: | B01D53/48;B01D53/78;B01D53/7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市北***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塔 储存槽 过滤机 技术方案要点 络合铁脱硫剂 鼓风机 本实用新型 滤液回流泵 天然气脱硫 脱硫系统 脱硫效率 循环吸收 运行成本 硫磺浆 脱硫剂 并联 液量 气管 再生 申请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吸收再生脱硫系统,涉及天然气脱硫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若干与来气管相并联且盛有脱硫剂的脱硫塔,每一脱硫塔均通过硫磺浆泵与过滤机相连通,所述过滤机与一滤液储存槽相连通,所述滤液储存槽通过滤液回流泵与每一脱硫塔相连通,同时,每一脱硫塔均与一鼓风机相连通。本申请不仅能够保证络合铁脱硫剂的脱硫效率,同时不需要长时间的循环大量的液量,降低了运行成本,再者,设备投资少,安全性高,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脱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吸收再生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广泛的运用于化工行业和民用。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硫醇类物质、重烃气、饱和水以及其它杂质,天然气中的硫化氢遇水形成弱酸,弱酸的存在会造成钢制等设备和管路的腐蚀。另外,如果将含有硫化氢的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使用时,天然气燃烧后产生的排放废气中会含有硫化物,而硫化物也会污染环境,危害人的健康。因此,对开采出的天然气首先需将其中的硫化氢脱除,以满足工厂生产和民用商品气的使用要求。
目前,国内天然气采用的脱硫方法主要有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其中,湿法脱硫是指通过气-液接触,将天然气中的硫化氢转移至液相,从而使得天然气得到了净化,而后对脱硫液进行再生循环使用。干法脱硫采用固体脱硫剂,将原料气以一定空速通过装有固体脱硫剂的固定床,经过气-固接触交换,将气相中的硫化氢吸附到脱硫剂上,从而达到净化原料气的目的,一般采用三塔或两塔串并联工艺。
现有在国内,对于偏远乡镇的小规模用气一般采用是干法脱硫工艺,且部分偏远井站的自用气也采用固体脱硫剂进行脱硫,一些潜硫量较低的地方一般也是使用固体脱硫剂脱硫。固体脱硫剂一般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用氧化铁与硫化氢接触,以达到脱出天然气中硫化氢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将固体脱硫剂装入脱硫塔,含硫天然气低进高出进入塔内,气体与固体脱硫剂充分接触,气体中的硫化氢与脱硫剂中的氧化铁充分反应,达到脱硫的目的。
采用氧化铁为脱硫剂的干法脱硫工艺,有以下的劣势:(一)由于颗粒状脱硫剂铺设在瓷球上,在装填塔时,受外力作用,脱硫剂粉末化受力不均匀,造成气流通道不均匀性,气流流经脱硫塔盘,会形成固定的通道,而不是均匀的从脱硫剂堆积层内部通过,形成不均匀的接触,导致脱硫反应的不均匀性。脱硫剂遇水易板结,反应不充分。这造成了固体脱硫剂实际硫容与理论值具有较大差异的原因。
(二)固体脱硫剂与硫化氢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若控制不当,过多的氧气进入塔内,使反应过热而发生自燃,塔内属于密闭空间,与残留的天然气发生闪爆,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三)现场一般对失效的脱硫剂不进行再生,因而,造成了脱硫剂的使用效率明显下降的问题。而且,脱硫剂失效后,就需要更换,且清掏出的脱硫剂废渣一般会直接存入干化池或由厂家特殊处理,为保证更换脱硫剂操作的安全,要求对塔内进行充分的氮气置换,再对脱硫剂废渣充分润湿后,才能开塔进行清掏操作。由于固态脱硫剂在塔内堆放时易受重力、气体压力和反应后产物水的作用,容易形成板结。同时,开塔前水的润湿并不完全充分,开塔清掏过程中脱硫剂自燃现象经常发生。并且,脱硫剂的清掏和装填需要操作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而氮气置换不充分、装填时产生的粉尘等因素均会对操作人员带来伤害,引发安全事故。
(四)废渣处理难度大。一般脱硫塔附近都设有干化池,用于存放废弃的固体脱硫剂,但这种存放方式不能保证废渣的安全,在气温较高的夏天,干化池可能会自燃。由于雨水的影响,若防渗水措施不当或空高不足,废弃物随雨水溢出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事故。环保需求的日益提升,废渣存放或处理的费用相应增加,固体脱硫剂实际费用也增加。
综上所述,固体脱硫剂存在脱硫效率低,脱硫剂再生操作风险大,更换脱硫剂操作复杂、风险高,废渣处理困难等不利的因素。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固体脱硫剂的使用也逐渐受到限制,特别是废渣的处理一般采用堆放或深填埋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佳运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佳运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79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油原料深加工预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烟气脱硫系统的双密封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