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一体圆极化KU波段高频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6869.4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35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森;叶盛洋;张宠;赵立峰;周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盛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20 | 分类号: | H04N7/20;H04N5/44;H04N5/5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张媛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波管 本实用新型 介质极化 高频头 阶梯状 圆极化 电路板 连接电路板 传输功率 管体内壁 结构简化 市场需求 微带天线 一体成形 圆极化波 噪声系数 中空管体 低成本 易加工 底端 馈源 右旋 左旋 对称 标准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一体圆极化KU波段高频头,包括导波管,导波管前端连接馈源,底端连接电路板;导波管为中空管体,在管体内壁具有一体成形的阶梯状介质极化片,在电路板上覆有两条对称且分布于阶梯状介质极化片两侧的微带天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化,实现接收左旋(L)和右旋(R)圆极化波,确保噪声系数和传输功率更加稳定可靠,满足产品SMT标准化,小型化,低成本,易加工的市场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电视接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小型一体圆极化KU波段高频头。
【背景技术】
当前,高频头是应用于卫星广播电视信号的接收装置,KU波段高频头就是接收频段范围在10700MHz至12750MHz之间卫星下行信号,将微弱的信号进行修正和放大,输出950~2150MHz的中频信号。高频头分为线极化高频头和圆极化高频,最常见的线极化高频头,导波管内部有两根相互垂直的极化探针,分别接收水平(H)和垂直(V)极化信号,导波管内部还有一根起极化隔离作用的隔离棒,高频头极化探针和磁场信号的方向完全一致时,高频头接收的信号最强,极化探针和磁场的方向偏离越大,高频头接收的信号越弱。
现有KU波段圆极化高频头采用移相技术,具体结构参见图1图2,圆极化导波管10的结构是一种空心的、内壁光滑的、横截面为圆形的金属导管且内部的对称中心有一根起极化隔离作用的隔离棒20,将隔离棒20横穿过圆形导波管内壁中心且在水平极化探针30和垂直极化探针40之间,从而使极化信号相对稳定。如果导波管10内部没有隔离棒20将导致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电磁波相互干扰,并在导波管10内部加装介质极化片50,介质极化片与极化探针(30、40)构成45度夹角的“K”字型(如图2)并达到移相效果,以实现左旋(L)和右旋(R)圆极化波。
介质极化片50一般采用特氟龙(聚酯氟乙稀)材料制成标准尺寸,依照工艺流程加装在导波管10内部且不接触到极化探针(30、40),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介质极化片50插入角度和深度都存在差异,无法确保完全的一致性,这样会造成信号衰减1-3d B,由于介质极化片50与两根极化探针(30、40)前后距离的差异,也将导致左旋(L)和右旋(R)的增益不一致,整体效果不好,
因此,如何设计制作小型化,易加工,特性稳定的高频头,已是该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一体圆极化KU波段高频头,结构简化,实现接收左旋(L)和右旋(R)圆极化波,确保噪声系数和传输功率更加稳定可靠,满足产品SMT标准化,小型化,低成本,易加工的市场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一体圆极化KU波段高频头,包括导波管,导波管前端连接馈源,底端连接电路板;导波管为中空管体,在管体内壁具有一体成形的阶梯状介质极化片,在电路板上覆有两条对称且分布于阶梯状介质极化片两侧的微带天线。
所述的阶梯状介质极化片为过导波管中心线的截面片,在片体上形成五个阶梯。
所述的阶梯状介质极化片阶梯底部平齐于导波管底部。
所述的阶梯状介质极化片位于导波管中心线处。
所述的阶梯状介质极化片五个阶梯纵向高度分别是H1、H2、H3、H4、H5分别是9mm、1~2mm、7~9mm、9-10mm、8~9mm。
所述的阶梯状介质极化片五个阶梯的径向长度A1、A2、A3、A4、A5分别是2~4mm、8~9mm、3~4mm、2~4mm、1~2mm。
所述的导波管底部外侧形成电路板安装座,电路板与导波管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盛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盛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68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