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水平井环空携岩效率的井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6473.X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3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傅琦;曲路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7/22 | 分类号: | E21B17/22;E21B21/00 |
代理公司: | 42231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君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4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绞龙叶片 加重管 碎岩 螺旋固定 喷射孔 外周面 环空 本实用新型 高压钻井液 井下装置 内腔连通 同步转动 同轴固定 逐渐增大 水平井 钻井液 钻头 冲刷 排出 携岩 钻铤 喷射 钻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提高水平井环空携岩效率的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重管、绞龙叶片,所述加重管同轴固定于钻铤与钻头之间;所述绞龙叶片螺旋固定于所述加重管的外周面,并且所述绞龙叶片的厚度由远离所述加重管的轴线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加重管的轴线的一侧逐渐增大,并且所述绞龙叶片上开设有与所述加重管的内腔连通的喷射孔;所述绞龙叶片螺旋固定于所述加重管的外周面,从而所述绞龙叶片随所述加重管同步转动,所述绞龙叶片带动钻井环空内的碎岩快速上反排出;同时,从所述喷射孔喷射出的高压钻井液冲刷绞龙叶片上的碎岩,避免碎岩卡在所述绞龙叶片上,进一步加快钻井液的上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携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水平井环空携岩效率的井下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是国家前行的主要动力,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陆地油田都处于开发后期,开发效率极低,因此我们要把目标转移到海上。海上油田普遍有高温高压、埋藏深、开发难度大等特点。海上油田大多使用水平井技术,而在水平段钻进的时候由于重力的对岩屑影响,导致大量的岩屑积压在钻头下方,使岩屑随钻井液返出来的效率不理想,这就会使钻头重复对岩屑进行切削和摩擦,极大的降低了钻头的寿命,更重要的是影响了钻井的进程,造成了经济损失。钻井液携岩效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关乎着钻井是否能够正常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水平井环空携岩效率的井下装置,解决在钻井过程中遇到一些特殊地层时,岩石不易随环空流体返回地面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提高水平井环空携岩效率的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重管、绞龙叶片,所述加重管同轴固定于钻铤与钻头之间;所述绞龙叶片螺旋固定于所述加重管的外周面,并且所述绞龙叶片的厚度由远离所述加重管的轴线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加重管的轴线的一侧逐渐增大,并且所述绞龙叶片上开设有与所述加重管的内腔连通的喷射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该提高水平井环空携岩效率的井下装置中的所述加重管同轴固定于钻铤与钻头之间,所述加重管随所述钻铤及所述钻头同步转动;所述绞龙叶片螺旋固定于所述加重管的外周面,从而所述绞龙叶片随所述加重管同步转动,所述绞龙叶片带动钻井环空内的碎岩快速上反排出;同时,从所述喷射孔喷射出的高压钻井液冲刷绞龙叶片上的碎岩,避免碎岩卡在所述绞龙叶片上,进一步加快钻井液的上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高水平井环空携岩效率的井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重管1、绞龙叶片2。
所述加重管1同轴固定于钻铤与钻头之间,具体的,所述加重管1的一端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加重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加重管1具有外螺纹的一端与所述钻铤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加重管1具有内螺纹的一端与所述钻头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绞龙叶片2螺旋固定于所述加重管1的外周面,并且所述绞龙叶片2的厚度由远离所述加重管1的轴线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加重管1的轴线的一侧逐渐增大,并且所述绞龙叶片2上开设有与所述加重管1的内腔连通的喷射孔2a;具体的,所述喷射孔2a的喷液方向朝向所述加重管1靠近所述钻头的一侧,所述喷射孔2a为多个,多个所述喷射孔2a沿着所述绞龙叶片2螺旋方向均匀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64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作业安全接头
- 下一篇:一种修井平台用钻杆移送装置